今夏淮河抗击特大洪灾初胜,各级政府科学运筹调度、应急机制的有效运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记者辗转灾区现场采访,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繁重庞杂的救灾与重建事务维系于政府一身,社会力量非常欠缺。本就捉襟见肘的灾区财政要投入巨额资金救灾,灾后的发展无疑将背上沉重包袱。在城里人已经普及保险概念的今天,能不能在农村救灾和重建中也建立起市场机制呢?
截至目前,安徽省的灾害损失为160多亿元、受灾人口2800万人、农作物绝收面积1000多万亩。
而政府下拨的救灾经费只有1.5亿元,灾区获得的财产理赔仅数千万元。即便算上行蓄洪区补偿、灾后重建的财政性资金、暂未到位的各类保险赔付及社会援助,灾区净损失也在百亿元以上。灾区百姓要用劳动积累一点一滴地填满这个巨大的“财富窟窿”后,才会恢复灾前的经济发展水准,这将使灾区百姓奔小康的步伐比其他地区滞重得多。灾区基层政府和百姓渴望着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救灾和重建中来。
今天,如果一个参加了保险的城市居民的财产因灾被毁,他会获得相当于大部分损失的保险赔付;而一个农村灾民房倒屋塌却只能获得零星的补偿。这中间的差距是什么?是市场理念。据记者了解,安徽省绝大多数灾区农民没有参加财产保险。一般情况下,他们也缺少从银行获得小额贷款恢复生产的能力。在灾害频繁的淮河流域,农民几乎是一遍又一遍地在灾后“白手起家”,这种“受灾———重建———再受灾”的循环制约着沿淮农村的发展。
用市场理念看,灾害与商机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受灾面积有多大,保险、银行业的服务范围就有多广,商业潜力就有多大。仅就保险业一项,数千万亩的农业保险和数百万间农房及农村财产保险,就是一个广阔市场,开拓的潜力异常巨大。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的保险业务员,是否也能跑到田头地尾,把市场经济的理念用平白朴素的话讲给农民听、把账算给农民看,让农民学会利用市场机制抵御自然灾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