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保险是个与时俱进的新词儿。一年前刘彦军还在中国人寿石家庄分公司行唐支公司作经理时,当他率领行唐支公司的员工们将适合当地农村寿险发展模式——农村服务部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肯定还没听说过这个词。
因为县域保险业绩出色,两个月前,刘升任中国人寿石家庄分公司副总经理。
采访河北中国人寿县域保险,国寿同仁向记者推荐了行唐。
大家是这样介绍的: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部太行山区的行唐县,是河北省有名的山区贫困县,素有“五山二坡三分田”之称,全县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有37万。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仅有8000万元,但不可思议的是,行唐支公司这年的保费收入达到7283万元!
刘彦军等人“幸福并痛苦”地回忆了这几年行唐的发展历程。
在1996年产寿险分业之初,中国人寿行唐支公司“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就连一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算上刘彦军只有两个人,另外一位叫杨智勇,现在任行唐支公司副经理(后来记者采访到他时,他有点不堪回首:“那时根本没什么条件,几个人临时租了两间房,借了五千块钱买了一些办公用具便开张营业了。”),没有队伍,怎么打仗?“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这话刘彦军肯定理解得深刻。
穷则思变的行唐国寿人,当时喊下一句话传遍河北国寿石家庄分公司:“哭穷不如实干、苦熬不如苦干,好汉不吃分家饭、再等三年咱再看。”
让这句话最终没有成为笑柄,是源于行唐支公司当时一个大胆的尝试。
1997年初,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之后,大家意识到,要大规模开发行唐农村保险市场,仅靠分业之初的几个人是无法办到的。于是,结合实际,支公司提出了一个发展思路:“大力建设直销、营销、农村代办三支队伍,快速开发农村寿险市场。”其核心就是“设立农村保险服务处”。
当时,行唐乡镇和村一级的寿险市场在当时完全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那时,对县以下的村镇的保险服务绝大多数还是空白。”于是,业务员们蹬着单车走村串户,面对面地向农户宣传公司和产品,利用一切机会:节假日、传统庙会、客户联谊会,将中国人寿的品牌根植于行唐县的百姓心中。
设立农村服务处,该公司走的第一步是:成立专门机构,并“请人”管理。
“那时,我们挑选了8个离县城较近,区域经济比较好的乡镇作为‘农村服务处’试点,再请当地推荐一名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懂经营会管理的同志负责增员和开展业务。”刘彦军认为这符合当时一没钱二没人的实际情况,“但由于这些人当时都是‘村两委’干部,所以稳定性差。”在其位,谋其政,村干部们有自己的工作,凭啥要人家趟你保险这趟浑水?刚开始这些“点”每个月保费收入达到了15万元,但没过多久,因为“人员流动性大,效益萎缩”,这一步就走不下去了。
没办法,行唐保险人走了第二步:还是这8个点,这回支公司挑了8个业务能力强的“干将”坐镇,主持服务处的全面工作,并派了8名内勤加强内部管理,这样保证每个月保费收入达到了15万元。
这一回阵势有了, “我们果断地走了第三步——固定各保险服务处的办公场所,并配备了办公用具,正式挂牌营业。”这是1997年的11月份。因为这一步使服务处的队伍壮大了,业务也突飞猛进:当年12月份,月收保费达到71万元,相当于以前半年收入的总和!可以说,从这时起,行唐的发展终于红红火火地走上正轨。
到1998年6月份,原来设在乡镇办公室的服务处搬到了公路边的显要位置,并制作了醒目的标识牌,此时的农村服务处才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业务机构,成为了中国人寿的代言人。
“现在看来,当时分业经营后,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为我们行唐保险人提供了机会——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一心一意搞发展。”刘彦军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数字:目前,在行唐支公司工作五年以上的业务员占总员工数一半以上,司龄超过8年的有170余人。队伍的稳定性反映出了公司的凝聚力。刘彦军认为,正是仗着这只能打硬仗的队伍,以下的成绩才顺理成章:1998年实现保费收入963万元;1999年保费收入2051万元;2000年2051万元;2001年2758万元;2002年4382万元;2003年4855万元;2004年7283万元。
上周末,当记者站在河北行唐支公司气派的营业大楼前,与刚开完每周例会的业务员们擦肩而过,感受到的是每一张笑脸后面的信心与激情。
现任行唐支公司经理仝雪萍告诉记者,经过8年的发展,行唐支公司现在共有15个农村服务部,队伍已发展到400余人,“这为我们发展县域保险业务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她介绍说,各个农村服务部的保费收入已占到支公司总保费收入的70%,已经成为县域保险业务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