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6日开幕的“保险资产管理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指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与国际同行相比还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差距,保险机构投资者需要进一步更新投资理念,向国际同行看齐,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到今年3月末,我国保险总资产已达1.3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1.1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累计投资收益率0.81%,比上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而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保险资金广泛投资于债券、存款、股票、基金等金融市场。 “大家知道,保险投资领域的扩大、交易对手的增多、交易产品的丰富,对保险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技术、操作能力和运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吴小平说,“现在,保险投资环境变化较多,情况复杂,这就要求保险机构投资者深入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特点和规律,逐步提高形势判断能力、市场应对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投资技术水平和投资操作能力,进一步更新投资理念。” 他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同行相比,在五个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投资理念上,尚未完全确立起以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稳健投资和长期投资为核心的思想;在投资技术上,运用资产的匹配管理、战略配置和组合管理的方法还不够娴熟;在投资策略上,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和把握深度与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投资风险的控制上,仍然缺乏识别、计量、预警和对冲的技术手段;在投资绩效评估上,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针对五个方面的差距,吴小平也相应地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积极培育保险投资文化,逐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加强投资文化建设,发挥保险资产管理文化的指导作用。第二,提高保险资金运作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机制以及风险鉴定、计量、分析和评估系统,结合国内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研究产险、寿险资金的投资绩效考核标准。第三,提高金融市场应对能力,加强对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特别是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调整趋势的研究,逐步提高权益投资领域的研究能力和竞争优势。第四,加强保险投资政策执行力,加强保险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投资指引、风险控制、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第五,建立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动投资理念、投资技术的创新,提高执行能力、运作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据了解,由保监会和汇丰保险共同举办的此次为期两天的“保险资产管理技术国际研讨会”,主要就保险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投资组合等保险资产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来自汇丰集团、威灵顿、ING、美林、摩根斯坦利、瑞士再保险集团等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有关部委,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代表约3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另据了解,在本次会议期间,保监会资金运用管理部副主任曾于瑾曾表示,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管理、保险资产投资风险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绩效评估这四大技术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羁绊。保监会目前已经开始积极推进这几方面的技术工作,比如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方法以及保险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目前有关研究小组正在进行相关技术准备,中国人寿已被列为首家试点公司。 他表示,一旦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方法出台,就可以使中国保险业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有效地抵御金融市场的波动。而一旦保险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技术出台,保险投资回报率到底是多少也将更加准确。这一切将对进一步加快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防范化解风险,提高运作能力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