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
中国人寿山东济南历城支公司经理彭庆刚就是这样一位将才。
“历城支公司近年的发展是济南国寿的一个缩影。”在泉城济南国寿大楼,与总经理徐海峰聊起济南国寿一年一个台阶迅猛发展的业绩时,他自豪地向记者推荐属下的历城支公司,建议记者去该公司走走看看。
从132到3
“以前我们只在内部‘吹’,还没有向外面‘吹’过。”得知记者的来意,行事低调的彭庆刚有些不好意思。
彭庆刚来济南国寿的时间并不算长。1999年他从同业公司加盟济南国寿,2001年主持历城支公司的前身———“营销三部”的工作。“我当时到公司报到时,只有13个人迎接。”营销三部的状况出乎他的预料,也使他有些心凉。
既来之,则安之。彭庆刚下决心要闯出一片天地。三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串惊人的数字:团队由不足100人发展到700多人;业务结构从单纯的个人营销发到营销、中介、团险三大业务并存发展;年保费收入由1000多万元发展到1.546亿元;公司业务连续三年实现100%左右的增长,每年翻一番。特别是2004年,公司实现新单保费1.23亿元,保费增长率达154%,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寿险系统县域公司第一位。
现在,历城支公司在全省国寿系统县域公司的综合排名,已由第132位提升到2004年的第3位。
不把学习当标签
“经营公司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科班出身的彭庆刚深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本人就是武汉大学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
在内勤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上,彭庆刚十分用心。“进人把关要严,人员素质高,办公环境才能好。”他说,“公司用人,特别是内勤人员,包括司机我都要亲自谈话,没有把握的绝不引进。”
济南国寿办公室主任来静思说,彭庆刚看人眼光很准,知人善用,注重自己公司培养人才,不向上边要人。
现在,历城支公司从一个营销部发展到县支公司,内勤人员由4人增长为30多人,有6人是本科毕业。“现在班子成员全部是本科毕业,这个结构在全省系统的县支公司中是少见的。”彭庆刚不无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用人还要培养人,成长人。“绝不是把学习当做一个标签,历城支公司的培训力度在济南国寿系统是最大的。”说起历城支公司的员工培训,来静思语气中带着一份敬畏。
历城国寿的培训成就了一批业务精英和高级主管队伍,代理人业务素质得以提升,目前代理人持证率达74%,并提出了年底达到100%的目标。
优化业务结构
为了向更高目标迈进,2004年3月,历城国寿在全员大会上提出:“放大梦想,放大格局,抱团打天下。”
目前,历城支公司的业务结构已从单纯的个人营销,发展到营销、中介、团险三大业务并存发展的局面。
“我们看准了中介业务,在全省国寿系统虽然不是反应最快的,但结果是最好的。”彭庆刚介绍,去年历城支公司的中介业绩位居全省第三。现在,公司专门安排一位副经理抓中介业务。
历城的中介市场是济南市竞争最为激烈的。如果说济南市场是个战场,历城区则是这一战场的至高点,有四五家公司在这里鏖战,打争夺战。
“某寿险公司的省市中介部在历城区下了很大功夫,投入非常多。”“当时我们是一个一个守,严防死守。”说起中介业务竞争的激烈,彭庆刚充满了斗志,“现在农行主渠道又夺回来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守住了中介业务的半壁江山。”
“与同业公司相比,现在我们的手续费是最低的,是挣钱的。但是竞争如此激烈,底线能守多久,真的无法预料。”彭庆刚显得有些无奈。
加大县域保险开拓力度
历城区共有15个乡镇。“我刚来时只有4个乡镇有网点,当年便由4个扩大为9个。最多时网点达21个,现在整合为14个。”彭庆刚说,“当时我们提出村村有人,镇镇有点,现在基本做到了。”
为了推进乡镇网点的工作,历城国寿在乡镇和村做各种各样的墙体广告,一年就做了400多条,内容关乎险种、公司宣传、甚至团队宣传,这对开拓市场、增强营销员信心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为了在农村搞集体开发,搞了不少电影招待会和说明会,2002年一年就开了70多场。这不仅把公司品牌和乡镇网点知名度建立起来,增员也变得简单了。
增员是历城国寿的一大亮点。在大多数公司高喊增员难时,2003年历城支公司共营销增员478人,从同业公司增员就达200余人。
乡镇网点培养了大批主管和业务精英,国寿的份额在历城乡镇占90%以上,几乎把同业“挤”出了市场。历城国寿成为济南国寿插向城乡结合部的一把尖刀。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是没有:同业增员带来人数高速增长,带来管理、政策诸多问题;中介增加了中小银行和邮政渠道,网点遍布城乡,管理难度加大;团险刚刚起步,还没有大客户;后勤管理还没有跟上业务高速发展的步伐。
今年7月,历城国寿提出乡镇网点要在人力规模、业务规模、公司形象、队伍建设4个方面突破,这又刚好与上级公司的节奏合拍:济南国寿刚刚成立了由总经理挂帅的乡镇网点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乡镇网点建设。
上下同欲者胜。历城国寿开始了又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