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国事保险要文
深圳人身险市场有点冷 意识淡薄是主因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从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获悉,深圳的人身保险不但规模上无法同北京、上海相比,即使是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直接保险业务水平的高低,能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城市市民对保险 的认知度。

  深保费与京沪尚有差距

  统计数字表明,深圳市的直接总保费规模只有北京地区的32.3%,上海的39.9%。寿险的总保费规模不及京沪的四分之一。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深圳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多年来一直无法有效和大规模地超越财产保险,这在全国保险市场中是一个特例,并且,深圳人购买人身保险明显不足,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家指出,深圳人口结构特点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因。2004年末,深圳的人口总量在1000万—1200万之间,户籍人口是165.13万人,户籍人口中常住人口约28%,深圳整体人口的流动性过高,可以说,一个不知道未来三五年后是否还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人,要在当地购买二三十年长期寿险的意愿显然不会很高。

  意识淡薄是偏软主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造成我市人身险市场“偏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深圳市民对保险的认知淡薄是其主因。

  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王泽云表示,一直以来,深圳城市人口的平均年龄都远远低于北京与上海,而目前年轻人正在兴起的超前消费观念,即分期付款购买车辆、房屋等“先使未来钱”的思想,与保险“把今天的钱通过保险放到今后才使用”的保障理念正好相反。因此,很多人觉得买保险,是先花钱再受益,不够经济,从而导致投保意识十分薄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深圳人群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即高收入者占总人口比重小,中低收入者占比重大,这种现象不同于内地城市的“纺锤型”的人群收入结构,即两端小中间大。

  根据调查发现,深圳较少的高收入者,掌握着较大的财富,由于金融投资较多,而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人群“快速致富”的心态,都想把资金投入快速致富中去,长期寿险就难以有更多人问津;而占总人口比例很大的低收入者,却面对较高的综合生活成本,对保险的这种“身外物”就被放在次要选择地位。

  “家财险”同遭冷落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是否会投保家财险保障自身财产的安全。一位刚买了房子的张小姐对“家财险”没什么概念,而且她也没有投保的打算,她表示,房子被盗的可能性较小,没必要先拿出一些钱去买保险,如果保险期内没发生意外,岂不是亏了?记者发现,类似张小姐的这种心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市民的想法。据悉,多次调查表明,深圳市场上家财险的投保率尚不足两成。

  据了解,我市各保险公司开发的家财险种类丰富,有相当强的避险意义,如平安的新家财险,除房屋本身,还包括房屋内的物品,即电器、首饰、现金等以及个人责任。人保的家财险在传统的保障功能外,还引入了还本理财的概念,其“金牛家财”固定回报利率为2%,而大地财险全面保障家庭的组合保险,也首次突破了传统险种设计的旧模式,集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于一体。

 上篇文章: 买保险也能合理避税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 深圳人身险市场持续增长
  • 各地保险市场半年回眸(一) 上海重庆在调整 深圳人身险超速增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