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特供信息》(合法刊物)援引《学习时报》(官办媒体)报道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力推该省文化体制改革,直言不讳痛斥文化体制长期所存弊端。
“想当年,一个小小‘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一帮艺人走街串巷,可以用自己挣的钱捐献国家一架飞机。可现今机构完善、人员庞大、阵容整齐的豫剧院、团却到了无钱演戏的地步。”
徐光春进而痛斥:“关键就是‘香玉剧社’是面向市场的,而我们的院、团是面向政府的。根本问题出在体制机制上!”
读完上述两段话,人们无法否认在此问题上这位“封疆大吏”的思想颇为解放。
一部分读者也许不了解徐的“成长经历”。只取他人到中年后的那一段——从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宣部、广电总局直至主政河南这个中原大省,他一直是位掌控意识形态的高官,我估摸他很可能参与过两年前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政策制订。
任广电总局局长期间,他是广电合二为一的主要操盘手之一,他的思想解放当与他的经历有关。体制之困,他曾有直接感受;体制之惑,他曾身陷其中。
作为掌控意识形态的高官,他操盘广电改革(严格说只能看作“改良”),更多从政治层面考虑问题。因而,在网上调阅他那个阶段的改革言论,其口气比现在要“谨慎”许多。
主政河南就不同了,说他在河南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思想颇解放,在于他比别的“封疆大吏”更清楚文化体制改革的底线,更在于他的身份变换后,还必须从经济角度考虑改制的事。
像河南这样的中部大省,经济“中不溜秋”,一百多个县,几百家官办剧团都得依赖政府出钱“耗”着,换谁都嫌包袱重。有道是当家方知柴米油盐贵,故而他在会上明确表态“我们决不能吃喝拉撒全管了。”
“香玉剧社”年代那种民间文化繁荣50年间香火不再,体制机制有大问题不假,但这还不是本质原因。本质还在于半个世纪来的政策制定者只把文化看作意识形态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工具”好使,当然得先把文艺团体“圈养”起来,“圈”不同于“包”,“圈”的条件是“听话”——这是前苏东集团的做法,当年咱们是照搬“老大哥”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换了人间”,最值得肯定的变化不是GDP数字蹿升了,而是文化禁锢主义的没落与破产。只是囿于改革与开放长期不配套,中国人新的主流价值观始终难以确立,出现了可怕的民族精神虚无状态。在文化领域,则表现为“外来强势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本土文化”——一波又一波,“传统本土文化”几乎为新生代中国人所遗弃……
本土文化的虚无是一个民族的“大敌”,文化虚无所导致的精神支柱缺失,就算经济在一定时期发展很快,一俟“风吹草动”,这个民族必再度出现“一盘散沙”……如此认知,我一直是呼吁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吹鼓手”。
徐光春之痛斥,亮点在于“我们决不能吃喝拉撒全管了”,其潜台词就是要用市场来养育文化。怎么养——操作方法首先是开放民间投资。通常而论,读者们更关注家庭收入长了多少,文化的事是很“远”的事。错了,长收入是小福利,文化繁荣才是大福利……有鉴于此,又恰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公布,于是就想下一期专栏再议一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