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受其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不断上调,石油市场一时风声鹤唳。一方面炼油厂出现全行业亏损,另一方面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叫苦不迭,各地不时传出成品油暂时短缺的消息。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风云变化,一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油价到底会上涨多少?这是人们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
油价:上涨空间有限
国际油价走势是国内油价调整的“参照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3%左右,全球原油供求关系依然比较紧张。首先,2005年全球原油日需求虽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将日需求增加210万桶,增长2.5%。其次,欧佩克剩余产能极其有限,新增产量难以保障全球石油充足供给。此外,今后几个月美国飓风等灾害天气预计将多于往年。初步预计,2005年,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将在每桶55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0%左右。
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调高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准价格也按出厂价格调整幅度等额提高,中国市场上的汽油、柴油售价均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直言,目前国内油价上调并没有完全解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倒挂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负责国际油价的经济师牛犁认为,如果不考虑开征燃油税因素,短期内,国际油价处于阶段性顶部,已经属于高位运行,国内油价也经过连续多次上调,石油相关行业和消费者开支压力不断加大,国内油价仍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上涨空间有限。
成品油短缺:“两个倒挂”是“元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生产原油8979.7万吨,同比增长4.8%,增幅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期,我国进口原油6355.2万吨,原油进口仅增长4.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2个百分点。
对于以上数据,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虽然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抑制了我国的原油进口,但整体来说,国内的原油供给量仍比较充裕,不会出现较大范围的“油荒”。导致目前国内个别地区出现成品油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主要由于原油高进、成品油低卖的“油价倒挂”和成品油市场高价批发与低价零售的“批零倒挂”,这“两个倒挂”抑制了国内成品油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并且使部分成品油流向国外。
据了解,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油价形成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我国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而是对国内油价采取了相对的限价措施。
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国际油价大幅飙升,从最低的20多美元一桶,上涨到目前的60多美元一桶,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而在国内,排除特殊经济因素,成品油虽然涨价次数逐渐增多,但与国际油价相比,差价仍在拉大。这导致了炼油厂销售的成品油价格反而比购进的原油价格便宜的“倒挂现象”,严重挫伤了国内石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没有上游原油经营业务的民营企业,亏损更为严重。
价格形成机制:从滞后转向实时
制定成品油零售中准价的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造成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价格经常性地偏离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而且带来了成品油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
2004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总共调整了三次。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先后进行了五次调整。这表明,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由原先的少动、慢动逐渐转变为频繁调整。业内人士预测,此举意味着我国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根据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三地价格来确定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
成品油价格的定价机制改革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陈强认为,现阶段完全放开成品油市场并不现实,政府的调控仍然是必要的,关键就是将调控价格变为调控市场,积极培养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有相应的法规、监管机制保障,并且营造相对充分的竞争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政府还是应该适度控制,同时逐步引导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发展方向。现阶段,进行定价机制改革应着力于将滞后价格变为适时价格,建立与国际市场变动相适应,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特征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并有利于国内市场供应稳定,有利于向市场化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