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上周已正式发布,民资进入文化领域的政策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性版本”。
“决定”有放有收,放的是文化领域硬件投入的一块,收的是核心内容的一块——收是通过进一步限定和重申政策界线来表达的。
比照国际通例,文化产业通常包括电影、电视、图书、音像、演出、收藏、报刊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与经营。国内一度不允许把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而只准把其当作事业来做,文化所内含的市场属性(商品属性)长期被过度强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所挤压,甚至一度被完全“遮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仍属于一块“边缘地带”。时至今日,文化体改试点业已铺开,但通过体改为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松绑,仍将有漫长的路途要走。
十几年间,民营资本对文化领域实施各种形式的渗透,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所相伴带来的“外部挤压”,西风东渐带动“外来强势文化”冲击“传统本土文化”,由国家“圈养”文化团体的体制已难以为继……所有这些因素迫使文化体改箭在弦上。
“想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员走街串巷演出,可用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还捐献给国家一架飞机,可现在人员庞大、阵容整齐的剧院(团)却到了无钱排戏演戏的地步……关键就是‘香玉剧社’是面向市场的,而我们的剧院(团)是面向政府的,根本问题出在体制机制上”——我再次重复引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近日在该省文化体改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的反思,只想说明“体制内的清醒”也是文化体改的又一因素。
文化体改是在“传统本土文化”的影响力严重式微的现状下进行的,虽说其“包装词”将体改的目标定位于发展文化产业,可事实上文化体改现阶段面临的迫切任务,是重塑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在这个意义上,要将文化转化成为“产业”——改变孙悟空斗不过哈利·波特的尴尬,同样路途漫漫。也就是说,尽管民资的先期渗透已多多少少改变着文化领域的资本结构和生态环境,但现阶段国内文化产业充其量尚处于“咿呀学语”阶段。
重塑本土文化,绝不是重塑“传统本土文化”,而是以扬弃、改造、移植和创新为基,培育与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要求相契合、与民主法治潮流相匹配的“先进本土文化”。这既是文化体改要解决的根本性任务,也是以开放促文化产业形成的必然选择。这其中,民资的进入不能只图分享蛋糕,更要担当做大做强“文化”的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
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关系曾有精辟阐述。既然搞市场经济成为别无选择,既然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并继续发生着显著变化,上层建筑乃至文化形态的相应变化就势所必然。着力推进文化体改恰是顺应时势的明智之举,而向民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准入既是文化体改的必要内容,亦是现阶段文化体改相对易操作的部分。
中国每一项改革攻坚,皆采用先扫外围、再克堡垒的战术。文化体改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从外围起步是为稳妥。作为民间经济力量代表的民资所有者在进入文化市场时,不管是出于主观自觉还是客观无意识,皆承担并分享着“扫清外围”的责任和光荣……
以开放促文化体改,继而推动文化产业形成——当以“先进本土文化”为内核的文化产业形成之日,它所带给中国的可不只是滚滚利润,而首先是为中华民族塑造出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和新的文化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