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或“集团”)近日公布200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该集团盈利强劲增长,截至2005年6月30日,集团半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3%。集团总资产及股东权益分别上升10.6%及6.8%至人民币2925.19亿元及301.14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为人民币0.36元。
“集团近三年来所采取的主动转型策略的积极效应已经开始集中显现,”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表示,“2005年上半年平安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圆满达成了各项计划目标。”
据悉,平安于2005年上半年的总收入为人民币326.03亿元。毛承保保费、保单费收入及保费存款和总投资收益则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4%及69%至人民币360.37亿元及45亿元。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集团致力于改善产品组合,寿险及产险业务进一步增强,并且积极控制成本,总投资收益率提高。寿险及产险的净利润约分别占整体净利润的83%及6.3%。
寿险:个险期缴业务推动利润
作为平安的核心业务,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8.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35.2%。毛承保保费、保单费收入及保费存款达到人民币297.47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4.8%。
个人寿险业务毛承保保费、保单费收入及保费存款较去年同期增加16.3%至人民币234.41亿元,主要原因是首年保费、保单费收入及保费存款增加57.8%至人民币61.79亿元。年报显示,几乎全部个人寿险新单业务的毛承保保费、保单费收入及保费存款均来自期缴保费保险产品。保费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寿险销售代理人持续提升产能,而且,近期推出的万能寿险产品亦大力推动2005年上半年的业务增长。
与此同时,与去年同期比较,银行保险业务、团体保险业务保费均出现下降,分别为人民币21.92亿元和41.14亿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集团继续致力于提高这两项业务的利润率。
产险:严控承保风险及经营成本
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业务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5.6%。平安产险妥善管理承保风险及控制经营成本,使集团的综合成本率由2004年全年的97.2%降低至96.1%。产险毛承保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22.5%至人民币62.9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产险三个业务系列的销售均大幅增加,市场占有率达到9.4%。
与去年同期比较,平安产险赔款支出由人民币18.84亿元增加至26.12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保费收入增长,及就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车辆贷款保证保险及洪水灾害提取额外赔款准备金。产险佣金支出由人民币3.31亿元增加至4.39亿元。佣金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佣金率上升。
投资:股市权益投资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平安继续实行审慎的投资原则。净投资收益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32亿元增加至44.81亿元,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资产由200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41.45亿元增加至2005年同期的人民币2196.66亿元。净投资收益率维持在4.1%。
集团总投资收益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6.63亿元增至4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由3.6%增至4.1%。主要原因是债券收益率下跌导致集团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债券投资估值增加。另外,集团于中国股市的权益投资损失也比去年同期减少。因此,已实现及未实现收益为人民币0.19亿元,而2004年同期已实现及未实现损失则为人民币7.69亿元。
应股市波动,集团继续改善投资组合的资产分配。因此,债券投资占集团总投资资产的比例由2004年12月31日的56%增加至2005年6月30日的62.3%。
下半年: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
上市首年,平安综合金融框架基本搭建成形。继去年下半年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后,2005年上半年,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也相继成立。此外,平安银行总行亦已迁址上海。至此,集团旗下共8家子公司,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对于下半年的业务前景,董事长马明哲说:“2005年下半年,平安将积极争取新的业务契机,持续推动组织转型,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集团将探索拓宽投资渠道,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以分散投资风险,提升投资回报水平及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