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一个弱质的战略产业,需要政府及全社会从多个方面给予扶持和支持。因此,农业保险作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在各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广东省对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主要是政府灾害救济和商业性农业保险,2001年至2004年期间,两项合计补偿金额不到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的4%,其中农业保险补偿金额占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仅为0.2%;近几年来,广东省的农业保险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在剖析广东农业保险业发展水平低下及停滞不前的原因时,业界普遍将其归结为:农业的产业弱质性使其难以承受农业保险的高费率,而农业保险的高风险及高赔付率更是令商业保险公司却步。
本人认为,这一判断虽然较为客观地揭示了农业保险的商业性营运机制,但其对促进广东农业保险的完善与发展却帮助不大。因为农业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其具有商品性及非商品性的双重特征的特殊性,使其存在“市场失灵”,靠市场机制无法促成农业保险业的有效发展。引进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才是农业保险得以充分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世界上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国家都普遍对其实施政府干预。如为对付农业保险高费率,影响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少国家政府采用财政补贴给予支持。日本政府补贴水稻保费的50%到60%,麦类保费的50%到70%;高赔付率作为农业保险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直受各国政府所认同并采取政府干预的手段给予补贴。
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必须同时巧用“看得见的手”及“看不见的手”。根据经济学原理,为扶持农业这一弱质战略产业,农业保险必须充分正视其社会效益。当其社会效益目标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时,政府干预可以促使实现这一目标。综观世界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支持成为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普遍特征。多数国家均对其实施了政府干预,其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制定农业保险法,管制农业保险价格,政府直接经营农业保险,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或合作保险机构及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民提供财政补贴。为此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1.将农业保险列为“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由于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民收入、农业稳产增产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议广东省政府应该将其补列入广东省“十一五”规划之中,结合广东的实际,定位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提出广东省农业保险“十一五”的阶段性目标及任务,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广东省农业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2.尽快进行农业保险立法,使干预农业保险有法可依。考虑农业活动的复杂性,依其不同性质界定商业性险种及政策性险种,并依据不同农业活动(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对其实施有差别的财政补贴政策;确定运用何种优惠政策(如税收、金融或补贴等——美国对经办农作物保险的业务人员的薪金也由政府补贴)思路,扶持农业保险业发展;调整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村救济及农民福利的关系,将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农产品价格、农村救济及农民福利等政策捆为一体,让政府将支农资金用于补贴保险公司经营费用或者补贴农民保费,以促使农业风险从“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防范”。
3.由政府发起成立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应主要定位于在集中解决全省性自然灾害上替代政府补助后恢复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解决大灾后政府和农民的后顾之忧。该公司虽有政府政策的扶持,但必须以商业保险机制进行运作。
4.建立农业保险补偿基金。充分利用农业保险的“绿箱”政策地位,通过转移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在省内建立包括省、市、县等多级的农业保险补偿基金,以形成与中央财政相补充的能有力支撑农业保险业的货币资源。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