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实施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后的又一项重要惠农政策。无疑将是一次全新的农业发展探索,它的落实有利于增强我市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
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负责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的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就此次农业保险出台的背景、农民能享受到哪些好处以及灾害发生后,又是如何进行赔偿处理等等焦点话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惠民政策催生农业保险
我市一直是产粮和生猪大市,近年来频受农业自然灾害的滋扰,给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由于传统的农业受灾补助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保险试点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
此次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玉米、生猪品种,既与中央、省级政府的惠民富民政策一脉相连,又契合眉山实际,是我市农业增强抵御灾害能力、建立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此次农业保险试点过程中,农民朋友参加玉米、生猪、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费,政府将分别给与70%和80%的财政补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眉山分公司和中华联合保险眉山分公司负责具体承办保险,预计各区县玉米参保面积将达到40%,生猪参保面达到出栏数的20%。
三大实惠惠及投保人
凡参加此次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或农业企业、农业组织可享受三项实惠。一是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实施财政补贴,政府负担玉米和育肥生猪保险费的70%,能繁母猪保险费的80%。这意味着政府将为农民系上“保险带”。
二是投保人只需支付少量的保险费就可享受到可靠的保障。投保人只需花3元钱就可以为一头育肥生猪买400元保险,花9.6元可以为一头本地能繁母猪买800元保险,12元就能为外种能繁母猪买1000元保险,花7.14元就能为每亩玉米买到376元保险。
三是投保人能比较容易地获得农业贷款,可以更大胆、更放心地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专心致志地发展现代农业。
参保方式多样化
不管是种植玉米和养殖生猪的个体农户还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可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向保险公司统一投保。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基地或与农户紧密联系的生产基地实行统一投保、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其成员统一投保、以村为单位联户投保等方式参保。
赔偿处理年内两次进行
保险灾害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应在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向保险公司或有关部门报告,根据程序,按照损失程度,由保险公司会同或委托农业、畜牧部门(人员)、代办员对损失进行勘察评估,严格按照国家保险管理机关批准的《保险合同》计算赔偿。
赔偿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核定赔偿金额的50%,第二次在年底根据本地区的总赔偿情况进行个案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