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很尴尬:按照商业化的要求制定保险费率,农民保不起;按照农民可以接受的标准制定费率,保险公司赔不起。 农业保险如何摆脱这一两难境地,顺畅进农家?自治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委员朱江平认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降低农业灾害保险高赔付、扩大承保面、拓展承保密度和深度、提高农业保障程度的重要途径。他建议,全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及相应的保险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分摊自然灾害风险,为农业丰收筑一道安全有效的“堤坝”。 农业是投入大、周期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弱势产业。我区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除海洋灾害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干热风、病虫害、霜冻等,农业经济发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2006年,宁夏农业受灾面积为1462万亩,造成经济损失近3亿元。要防止“农民因灾致贫、农业因灾受损”,农业保险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然而,我区农业保险呈逐年萎缩的态势。主要原因是低收入、高保费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高风险和高赔付率让保险公司难以承受。据统计,近5年来,全区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达114%,风险发生频率高、范围广、损失惨重,致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要解决目前“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现状,只有全面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朱江平委员建议自治区政府应尽快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研究制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补贴内容和补贴方式,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协调、宣传、总结、推广、监督等事宜;积极争取将我区纳入全国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区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