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家保险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说基本上是大体一致的,无论从营销员的报酬分配形式,还是各家公司某段某时推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企划方案,可以说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公司的保费收入,其手段都是调动起每个营销员的积极性,并且每一阶段都会出台很多力度颇大的奖励措施。但笔者觉得无论怎样的企划方案,无论怎样的奖励措施,各家公司都是仅仅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从来没有哪家公司能真正把客户的利益拿到企划方案当中来考虑,或者说从来都没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来规划或出台一些方案。
我们知道:一个商家无论怎样搞促销、打折优惠,受益者都是消费者,即真正购买商品的人。但保险公司无论怎样的企划方案,可以说都与客户无关,或关系不大,即与投保人无关。无论哪一款保险产品,无论在保险公司的哪个企划方案中出售,对于投保人来说,购买的条件是不变的,在A段时间买,条款是这样的,在B段时间买,条款仍然是这样。要使合同成立,投保人在条款约定的条件下,就是少交1元钱都不行。当然,条款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那么,保险公司为什么就不能从扣除的费用中适当让利给客户?眼下,所有保险公司的各种企划方案中受益者仅仅只是营销员。营销员在一个方案中若能签单,不仅能拿到他应得的固定佣金,还会因为业务突出而得到相应的奖励。
给业绩突出者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本无可厚非,但眼下很多保险公司奖励太过、浪费严重,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像很多公司要么组织营销员在星级宾馆搓一顿,再发一些高档礼品,进行大肆表彰;要么组织在企划方案中前多少名的优胜者,上北京下江南,全国各大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逛个遍。旅游时要么坐火车要么坐飞机,这一切高昂的花费从何而来?说到底这还不都是花了投保人的钱?那么,对于这些花费该怎样审计监督?又应该由谁来监督?谁能担保这里面不会存在暗箱操作,或产生一定的腐败?保险公司为什么就不能节俭一些,或者把这些无端浪费的钱财真正用于优惠客户?试想,如少扣一点费用,尽可能多地让利于客户,那情形会怎么样呢?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往往都认为,保险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甚至是暴利的行业。我想,这与某些保险公司自身的不节俭或奢侈浪费的做法不无关系。在当今保险行业并未建立起一个良好声誉的情况下,各保险公司如何加强自律建设,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