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炉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上海到2020年要打造成为国际保险中心。届时,上海地区的保险深度要达到6%,保险密度要达到7300元/人。然而截至2013年底,本市保险深度还只有3.8%,保险密度为3400元/人。花6年时间,保险深度要提升2.2个百分点,保险密度更要增加约1.15倍,定下如此艰巨的目标,上海的底气究竟在哪里?
上海有基础
保险市场完善,业务优化,开放度高
2013年底,全球保险深度平均为6.3%,而保险密度折合人民币约4000元/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常务副系主任陈冬梅认为,上海打造国际保险中心,就要向世界水平看齐,《实施意见》 为6年后定下的目标虽然严苛,但必须完成。
对于打造国际保险中心的前景,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充满信心。他认为上海已经初步具备率先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基础。首先,上海保险市场体系已臻于完善,机构主体门类齐全。当前各类保险机构云集上海,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再保险、资产管理和保险集团公司已达137家,全国保险公司近八成在沪设立了分支机构。其次,上海保险市场业务不断优化。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船舶保险收入已占全国的46%。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资产占全国的42%,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占全国保险业的55%。
还有,上海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度高。目前,在沪保险总公司达50家,其中外资保险总公司27家,全国占比近半;上海保险业有创新的“基因”。目前,上海有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和公估机构367家,另有各类数据中心、电网销中心、航运保险中心、资金运用中心等保险功能性机构62家。在互联网金融变革的浪潮中,全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近期也落户上海。
上海有机遇
自贸区是主战场,突破成果是重要砝码
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挑战巨大,上海仍敢迎难而上,是因为看到了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机遇。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会长张家庆表示,自贸区将是上海打造国际保险中心的主战场,自贸区内的突破成果将是上海争取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
《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上海将在自贸区内推动保险资金跨境双向投融资试点,支持保险机构利用自贸试验区平台在政策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境外融资,并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自贸试验区内各类国际交易市场。此举可进一步强化上海保险交易的功能,有效发挥上海保险市场辐射全国、衔接国际的中枢作用,提升上海在国内外两个保险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建立健全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上海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同时,自贸区内将发展离岸保险市场、建立区域性再保险公司,支持中外资再保险机构、自保公司、再保险经纪机构入驻,吸引风险评估、损失理算、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聚集,完善再保险产业链。
此外,最快明年年底,上海保险交易所有望建成,理论上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可以入所交易,借此推动形成区域性再保险交易、定价中心,配合加强对离岸再保险市场主体承接我国境内业务活动的监管。上海保监局副局长李峰坦言,相比银行、证券,上海保险资源要素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立将为此加速。
上海有动力
保险业可为城市转型与社保提供支撑
一座真正的国际保险中心,除了在产品和体系上进行创新外,其保险业还应当在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保障体系上有所担当。裴光表示,此次《实施意见》对上海保险业的要求,恰恰就是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服务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只有发挥好这两项功能,上海才能够真正发展成为国际保险中心。
据透露,目前本市正在研究建立航运保险产品的注册制度,推进上海航运保险中心的建设。此前,上海为支持自贸区发展,允许行业保险协会作为航运保险产品的报备主体,同样的产品由航运保险协会报备后,会员公司即可自主使用,不需要再自行向监管部门报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秘书长徐峰表示,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度建立后,相关的报备流程有望进一步简化,而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上也将获得更大的空间。
上海还将鼓励保险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培育作用,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本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或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及有关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和业务创新。
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风险,《实施意见》明确将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沪率先试点和尽快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此外,上海将加强保险投资兴办养老产业的用地保障,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兴办养老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