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世界杯即将开赛,“世界杯遗憾险”这样一个保险品种应运而生,不过,这样的产品,到底保障了谁的利益?
意外险“易容”开卖
某保险公司的电商品牌在世界杯开赛前,顺势推出了一款打着世界杯旗号的“世界杯遗憾险”。
该保险公司电商部门负责人告诉金陵晚报记者,这款产品将根据世界杯的比赛进程分时间段推出“小组赛遗憾险”、“八强赛遗憾险”以及“总决赛遗憾险”,每份产品保费8元。
记者查询发现,虽搭上“世界杯”的名头,这款产品的实质还是意外险。“意外险的赔付和世界杯没有关系,每份产品1万的保额以现金赔付。只是打包了世界杯的遗憾补偿金,这部分将以集分宝形式呈现。我们所选8支球队对应赔偿的集分宝数额不同也是精算后得出的结果。”上述电商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100积分宝兑换1元计算,购买阿根廷队遗憾险的客户最多可以在球队爆冷淘汰后获得49元,而最少的只能被补偿14元。这些钱并非现金,只能通过一些网络平台使用。
产品的保险期限过短也让这款产品备受质疑。以“小组赛遗憾险”为例,保险期间不过短短15天。15天远短于市售意外险的普遍保障期间,真正对于意外的保障作用并不强。
业内人士表示,此款保险产品选择的8个保险对象都是传统强队,一般在小组赛爆冷的可能性不大,险企基本“稳赚不赔”。
产品噱头多市民不买账
除了“遗憾险”,该险企甚至还推出了“喝麻险”。宣传标语中明确表示,“世界杯喝麻了医疗可报销,住院补贴30元/天。”“这样的宣传、保障,难道是在给醉酒者撑腰么?”市民王先生对此表示不解。
近年来,“高温险”、“摇号险”、“赏月险”、“雾霾险”等新颖的保险品种不断被开发,但真正起到的保障效果却难和产品名称引起的热度相提并论。
“这其实是保险公司的一种营销方式。”某保险公司市场企划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创新类、保险期间短的产品一般不选择传统渠道进行销售,大多通过官网或者电商平台销售,保费一般只有几元到十几元,如果使用面对面的销售方式,算上人力成本,对于险企而言利润空间过窄。
对于新产品,市民似乎并不买账。记者登录出售“世界杯遗憾险”企业的天猫旗舰店后发现,保险销量并不高。
截至记者发稿,售出最多的是针对荷兰队的保险,售出10件;而针对巴西、西班牙的保险销量为0.
“购买这类保险的投保人关注的可能并不在赔付本身,猎奇心理是促使他们尝鲜的主要动力”。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玩噱头”的保险产品本身追求的可能也未必是产品的销量,吸引眼球才是他们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