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被投资界尊称为股神,实际上,他还是保险业巨头。近日,在首届精算与保险国际论坛上,人保财险[微博]精算总监陈东辉表示,巴菲特的保险投资模式在中国产险公司里很难实行。中国的产险公司如果承保做得好,就不需要巴菲特的点金之手,而辛辛苦苦赚小钱,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
陈东辉说,巴菲特喜欢保险公司,尤其喜欢产险公司,因此收购了通用再保(GenRe)、Geico等著名保险公司。因为产险可获得无成本的现金流,通过投资能获取高额利润。
陈东辉把巴菲特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资金进行投资的方法叫做“巴菲特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浮存金——即产险公司未付准备金和未到期准备金减去应收款项。“由于产险产品不需要向客户承诺并返还投资回报,因此只要承保不亏损,浮存金就是没有成本的融资,可以赚取投资收益。”他说。
陈东辉举例表示,巴菲特掌控保险公司浮存金约为自留保费的2倍,且产险业务是长尾业务,负债久期大于2年。作为对比,中国人保财险浮存金和自留保费基本一致,且国内产险业务是短尾业务,负债久期约为1年。短尾业务的特性决定了浮存金积累少,投资收益无法与长尾业务相比。因此,巴菲特模型与国内产险模型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陈东辉说,目前,国内60多家产险公司过去3年能够实现承保盈利的不超过5家。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内短久期负债的资产错配风险高,投资波动性很大,如果承保亏损对于投资收益率的抵消作用很明显,巴菲特经营国内的产险公司也很难。
陈东辉建议,国内产险行业不应盲目模仿巴菲特,而应聚焦保险主业,从保险业务中挖掘价值,尤其需要避免走入现金流承保的迷途。“如果承保做得好,中国产险公司不需要巴菲特模型,不需要巴菲特的点金之手。辛辛苦苦赚小钱,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