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为增资迟迟不到位,新光海航人寿的业务和分支机构一直受限制。不过,随着股权转让方案的敲定,无疑给“久旱”的新光海航人寿带来“甘霖”。11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海航集团正式挥别新光海航人寿,深圳柏霖资产成控股股东。
北京商报记者记者了解到,新光海航人寿的股权转让方案已经于11月4日召开的董事会审议并通过。股权转让后,海航集团将所持有新光海航人寿全部股权(2.5亿股)分别转让给深圳市柏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台湾新光人寿也应声减持,将1.25亿股分别转让给柏霖资产和深圳市国展投资有限公司。
如此一来,海航集团正式挥别,而新光海航人寿也迎来控股股东——柏霖资产。股权转让后,柏霖资产将持有新光海航人寿51%的股权,而台资股东新光人寿持股25%,降至第二大股东,深圳光汇石油集团和深圳市国展投资分别持股14%和10%。
据悉,新光海航人寿是海航集团和台湾新光人寿各出资2.5亿元,于2009年强强联手打造的保险公司,但是由于股东双方经营理念分歧大,成立7年来,新光海航人寿资本金一直是5亿元。随着业务开展、分支机构铺设,消耗了大部分资本金,该公司捉襟见肘。由于增资迟迟未到位、业务停滞不前,该公司一直未走出亏损的泥潭,并长期被保监会贴上D类的标签,即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事实上,对于新光海航人寿的窘态,股东方并非无动于衷,甚至有清盘退出的念头。2013年底,海航集团曾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新光海航全部股权,但花开并未结果。
在漫长的增资路上,新光海航人寿屡见曙光,随即又破灭。2014年6月,新光人寿也将增资款2.5亿元存入指定资本金账户,但后来因种种原因又划回。
此外,新光海航人寿的尴尬境地与股东另起炉灶不无关系。自渤海人寿背后金主——海航集团浮出水面后,新光海航人寿何去何从便更受关注。股东双方意见不统一,最终叫苦不迭的只能是新光海航人寿。
保监会2016年一季度、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显示,新光海航人寿均被评定为D类保险公司。虽然早在一季度现金流承压之时,新光海航人寿便表示将通过采取高现金比例,低权益投资比例的投资策略;减少营销费用及日常开销,并暂缓执行非紧急、必要的重大资本支出计划;以及改善退保状况等手段来确保三季度净现金流大于零。但情况并未得到好转,三季度该公司的净现金流依旧为负,且加剧至-3037.2亿元。
今年10月底,新光海航人寿披露的偿付能力三季报显示,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二季度的-32%下降至-69.78%,由于董事会改善偿付能力并未达成共识,新光海航人寿预计,四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下降至-109%。
目前来看,新光海航人寿可谓是枯木逢春。业内人士分析,面对偿付能力亮红灯的新光海航人寿,新晋股东首先面临的是增资,待业务重启后,人事调整、更名和发展战略都会提上日程。上述变更股东事项待保监会批准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