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A股上市公司成为一种风潮,但其中的一些“不健康的做法”引发了市场和监管层的反感。举牌无对错,方法有讲究。笔者以为,在任何时候保险资金都不能忘掉自己姓“保”,与股市的关系再近,也不过是“近亲”罢了。
2013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拓宽保险覆盖面和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进一步发挥保险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近几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改革持续推进,投资渠道和领域进一步拓宽。2014年2月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保险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不高于30%。此前,保监会规定,险资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合计不超过25%。2015年7月份,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比例上限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单一蓝筹比例由5%上升至10%。”至此,保险公司持有一只股票的空间已经比较大,这也为保险公司举牌优秀上市公司提供了条件。
险资举牌提升了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但其凶悍的操作手法引起了市场和监管层的注意。
在8月份举行的“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明确指出,近年来,保险金融属性不断增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他强调,保险是风险管理者,绝不是风险制造者,“一些股东企图把保险作为单一融资平台,保监会将旗帜鲜明地站在维护和保护消费者一面,对这样的大股东依法依规惩治,不给真心做保险、只想浑水摸鱼的人可乘之机。”
在随后的多个场合,保监会官员均着重强调保险姓“保”这个概念。强调保险姓“保”,就需要有举牌上市公司意向的险企,要时刻将这个行为置于投资战略和策略框架内去考虑,实行分账户管理,合理控制股票投资规模,侧重于预期获取长期稳定回报的固定收益投资。通俗地说,险资与股市的关系只能是“近亲”,不能再进一步了。
强调险资的保障作用,并不是说险资就不能有获得超高收益的空间,但这个空间需要与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关联。比如最近获批的《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这类试验区就是需要险资重点发力的地方,也是探索金融支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险企需要稳健经营。在继续做大保险本业的同时,险企也要融入类似于泰州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样的国家战略。这是险企分享改革红利的重大历史机遇。
最后,再强调一下,险资要时刻牢记自己姓“保”,可以联姻改革创新试验区,可以与产业转型升级亲密接触,但只能与股市保持“近亲”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险资就是人见人爱的“小鲜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