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保险中介而言,登陆新三板能够为他们提供股权流通的平台、定向增发的平台和市值管理的平台,这是这类公司十分看重的。但很多保险机构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也缺乏吸引资金的明显优势,因此属于少有做市商愿意做市的一类公司。
“大佬”们在A股频频出手亮相赚足眼球的同时,“草根”保险机构也在新三板上找了自身发展的新根据地。
近日,众信易诚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龙琨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挂牌新三板,在两位新成员加入后,截至目前,挂牌新三板上的保险机构已达到12家。
而2015年可谓是保险机构上市新三板的井喷之年,在12家保险机构中,9家都于2015年挂牌,其中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各1家,保险公估公司2家,其余均为保险中介公司,且涉及业务范围也多与车险相关。
但实际上,这些挂牌机构却未能在新三板上表现的如A股的保险企业般活跃,12家保险机构中仅2014年末挂牌的盛世大联表现较为突出,其余多数仍未有交易记录显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挂牌新三板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实际上起不到作用,但是对于一些科技型、有成长性的保险机构而言,既可以为企业起到宣传作用又可以满足融资需求 ,因此2016年计划挂牌新三板的保险机构仍不在少数。
那么挂牌新三板的保险机构为何表现平平,是企业自身问题还是市场对此并不看好?面对着挂牌新三排依然有着强烈需求的保险机构来说,接下来该如何发展?
保险中介抢滩新三板
登陆新三板,也让曾经看似混乱的保险中介有了异军突起之势。
继2014年末,上海盛世大联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成功挂牌新三板的保险中介公司之后,2015年保险中介公司抢滩登陆新三板迎来了井喷。尤其是同年11月,包括同昌保险经纪、鼎宏保险汽车、华凯保险销售、华成保险代理在内的4家保险机构一齐成功登陆新三板,足以让市场对保险中介刮目相看。
实际上,保险中介并非外界所认为的那般混乱。所谓保险中介机构,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
正因如此,由于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较为简单,对于保险中介来说,上市A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随着新三板的不断升温,登陆A股或H股无望的背景下,保险中介绕道新三板挂牌,且这股势头愈加猛烈。这不仅可以圆了“草根”的梦,还迎来了可行的融资渠道以及身价暴涨等利好。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机构登陆新三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融资,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获得品牌效应,打造知名度。
从已挂牌新三板的盛世大联、中衡股份和万舜保险的中报数据来看,挂牌新三板之后盈利水平快速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上述3家公司在1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176万元,而14年同期仅为630万元,实现增长近3倍。其中,盛世大联、万舜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10倍。
盛世华诚董事长李志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国内保险中介机构丛生,若想一直保持既有优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挂牌新三板将借机启动全国化布局,通过启动增发计划等多种融资方式扩大注册资本,并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而保险代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引发保险代理公司积极投身资本市场热潮的原因,万舜股份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指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已经呈现出经营规模越大的保险代理公司竞争力越强,经营规模较小且服务质量较差的保险代理公司竞争力越弱的特征,市场主体竞争愈加激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竞争的加剧也倒逼保险中介企业通过上市来谋求更大的发展。
交易表现平平
尽管登陆新三板为一些保险中介的利润提升带来了动力,但是,保险中介在新三板的表现却是平淡无奇,挂牌新三板的12家保险机构中就有10家保险机构无交易记录。
资料显示,挂牌新三板的保险机构中仅盛世大联和中衡股份有交易记录,其余10家保险机构均无交易记录,其中较早挂牌的万舜股份挂牌日期为2015年5月,距今虽然已有约8个月时间,但依然并未见到交易记录的出现。
如果说是保险中介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但在新三板上的保险公司也难逃无交易的情况。
永诚保险是在所有挂牌新三板的保险机构中唯一一家保险公司,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其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华能集团 ,第二大股东枫信金融控股责任有限公司为境外法人,大唐集团 、华电集团等也在其股东名单中。而它作为优质转让股权,至今也未有交易记录显示。
永诚财险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表示, 截至目前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1.78亿元,与公司同期成立的保险公司通过陆续增资资本均已远超公司。相对同业而言,公司资本实力在行业处于劣势。尽管公司报告期内偿付能力状况良好,但较小资本规模影响公司承保能力和承保利润率等经营情况。由于大型商业风险业务竞争对承保能力和资本充足性要求尤高,资本规模关系到能否将优质业务最大程度留存,提高公司承保利润率。从公司长期发展的规划看,公司目前的资本规模尚不能满足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为何新三板上的保险机构表现平平?王绪瑾指出,无交易记录并不代表市场对其不看好,也绝非仅仅是公司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由此可见,作为想要通过新三板融资、拉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保险机构,目前或许享受到的多是新三板所能提供的提升公司知名度功能,缺乏市场流动性的新三板目前看来更像是保险机构的展示平台。
1月2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对2015年新三板市场做了梳理,统计显示,2015年新三板市场有2895家公司无交易。而新三板公司挂牌无成交主要有基本两大原因:一是公司股份改制未满一年,没有可流通股份;二是相当一部分挂牌公司股东人数少、公众化程度低,原股东出于稳定股权结构考虑缺乏交易意愿。
对此,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没有交易记录说明没有做市商给这家机构做市,但没有做市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做市商愿意给这家公司做市,另一种是这家公司不愿意让做市商来做市。”
上述总经理指出,做市需要有一个公允价值来对股票价格进行估值,保险公司的估值相比其他行业较为客观、透明,股东可能不需要一个估值后的股价来进行融资,同时有做市商还可能稀释股东的控制权,因此很多新三板挂牌公司并不愿意有做市商的参与。
上述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也指出,“但也有很多保险机构在市场缺乏知名度,也缺乏吸引资金的明显优势,属于没有做市商愿意做市的一类公司。”
规范经营搭载互联网
无论保险中介在新三板的表现如何,依旧不减保险机构登陆新三板的热情。截至目前,在新三板申请挂牌“排队”的企业已达到700多家,越来越多的保险中介愿意在新三板亮相,除了各地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因素以外,企业的选择似乎更趋理性。
一位保险中介负责人就指出,“对于保险中介而言,登陆新三板不仅能够提供股权流通的平台、定向增发的平台和市值管理的平台,改善治理结构的平台以及股权激励的平台也是公司所看重的。”
实际上,一些保险中介所出现的业务违法违规问题已经成为监管机构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编制虚假营销人力、 虚列业务及管理费等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公司内部治理混乱饱受市场诟病。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对于企业而言,不管在主板还是新三板企业都会进行包装上市,这种包装也会对企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倒逼企业改革。
但是,对于一家保险企业而言,除了外在的推动发展因素外,核心的业务发展得到改善才是王道。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保险中介来说,在销售市场扩大影响力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在销售市场扩大影响力的根本则来源于人才的管理和销售通道的开拓。
而搭载互联网的快车也成为保险机构突破销售渠道的重要方式,结合互联网的特点,目前多家挂牌机构表示要借“互联网+”之风做特色经营。
对于“互联网+保险中介”的模式也得到了保监会鼓励和肯定,2015年9月《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保险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中指出,鼓励专业中介机构探索“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开发形成新的业务平台,鼓励发展小微型、社区化、门店化的区域性专业代理机构。
同时,证监会也在2015年1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新三板市场带来了多重利好,其中为了提高市场流动性水平和价格发现效率,要求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导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企业年金长期投资入市。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今年开始试行分层,这对有科技背景和互联网背景的保险机构是利好,届时保险机构应该会获得更多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