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50年,其成功秘诀似乎全世界都知道,诸如“底部进入,长期持有”、“注重传统企业,注重企业现金流”、“具备左右董事会的能力”之类的心得,总不时被人津津乐道。其实,巴菲特的投资活力,还有一个重要源泉往往容易被人们视而不见,这就是巴菲特对保险公司的挚爱。
在入主伯克希尔最初的几年,巴菲特的财富增长,主要依靠纺织公司的收入,并将所得现金用于其他领域的投资。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不竭的奶源提供者”——保险公司。在拥有了保险公司之后,低成本、可预期、源源不绝的保险资金,就为巴菲特插上了一对强有力的翅膀,使之在投资的天空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这个“秘密”其实早就算不得秘密了。如果说巴菲特还经历了最初几年的摸索才终于恍然大悟,加拿大枫信金融控股公司主席兼CEO沃特萨就更聪明,当他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保险就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项业务。同样,低成本、可预期、源源不绝的保险资金,让沃特萨自由发挥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巴菲特的秘密”,在中国也早就被人破解了,这就是复星的创始人郭广昌。众所周知,巴菲特是郭广昌的“导师”,后者从不讳言对前者的学习、模仿、遵从。如果单从对“保险”、对“保险资金”的理解看,郭广昌这个学生,无疑还是比较合格的。今年一季度,郭广昌在给股东的信中——学得真是有模有样——就表示,“保险仍然是复星最重要的业务板块”。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中,郭广昌再次特别强调,“复星将着力提升旗下所有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并确保各公司之间跨界协同发展,支持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并购活动。”
注意!郭广昌的落脚点——“支持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并购活动”,正是这些投资大佬如此热衷保险公司的关键。国内另一位特别重视保险公司的“风云人物”就是姚振华,他去年掀起的“宝万大战”,使宝能投资集团天下闻名,而支持姚老板敢于“叫板”王老板的底气,无疑,保险资金为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几年前,曾经和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某相关负责人聊天,当时该公司刚刚卖了一些股份给国外的机构投资者,当我质疑公司为什么不把股份多卖给国内机构投资者一些时,该负责人很无奈地说,“兄弟,没有人买啊!真的没人要啊!即使股价比现在还便宜不少。”
不过,几年的时间,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已经足够长了,这家保险公司如果现在再卖股份,想必有人要打破头了。“巴菲特的秘密”以及巴菲特的中国“弟子”们的成绩,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险公司的真正价值。准备大举进入保险市场的人排起了长队,就很能说明问题。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建高楼。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安邦人寿凭借1653亿元的规模保费和450%的同比增速,把寿险业多年的“老二”——平安寿险——挤到了自己身后。虽然为安邦人寿立下汗马功劳的是“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但在当下非常特殊的经济运行时期,谁抓住了配置资金的操刀权,谁无疑就占据了更为主动的地位。要想分吃“盛宴”,除了要挤到桌子边,手里最起码还要拿把“叉子”;保险资金,就是一把不错的“叉子”。
在对“操刀权”的争夺中,安邦人寿并非起得最早的“鸟儿”。如果看看去年全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数据,华夏人寿实现1519.9亿元,富德生命人寿实现859.3亿元,而安邦人寿仅仅拿下了405亿元。不过,醒了——别管早晚——总比没醒要强。在新形势下,许多老牌儿保险公司显然还在半梦半醒间。
掌握了“操刀权”,虽然最终不见得能收获完美战果,美国国际集团的命运就足以殷鉴,但没有“操刀权”,可能连收获的资格也没有。这就是当前中国保险业所面临的形势。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估计我们将能看到更多的保险公司纷纷“醒来”,更多的保险公司在各种各样的“并购”中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