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寿(21.650, 0.05, 0.23%)宣布推出了税优商业健康产品,随即,上海市也推出了首个个税优惠商业健康保险工作服务标准,这也让试点一年的个人税优健康险又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12家企业获批经营个人税优商业健康险,但从经营状况来看,实际销售额却并不及预期。
然而,实际上,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国保费收入实现大范围增长,其中健康险的涨幅尤为明显,但在此背景下,作为一项“让利于民”的政策为何“遇冷”?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保险公司在推广产品方面的谨慎态度,使得这项产品并不能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
但是,保险公司的谨慎“试水”也是事出有因,面对巨大的健康险市场,税优健康险政策或许还需要更加细化与规范,以推动产品在市场中的不断发展。
叫好不叫座
2015年5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等三部门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了税优商业健康保险试点的帷幕。
根据规定,个人税优健康险采取万能险方式,医疗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20 万元,可以“带病投保”,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购买个人税优健康险后,投保人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予以税前扣除的福利。这也就意味着,购买了这类的产品,可以实现少缴税,相当于以较低的价格又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
作为第一项由税收作为杠杆调节商业性保险的政策,商业健康保险个税优惠政策的落地引发了市场的热情。
许多业内人士纷纷看好税优健康险的发展前景,认为这一政策将有利于撬动健康险的巨大市场。
然而,实际情况却远不及市场的预期。截至目前,共有包括人保健康、阳光人寿、泰康养老、中国人寿、中意人寿等在内的12家保险公司获批经营个人税优健康险业务。有消息指出,最先获批的人保健康、阳光人寿和泰康养老各自的个人税优健康险保费收入仅为100余万元,最高的不超过200万元。
人保健康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税优健康险销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保费规模还不是很大。
但是,纵观整个健康险市场,确实迎来了广阔发展。南开大学风险与管理学系教授朱铭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健康险保费收入实现很大提升,足见健康险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健康险业务实现高速增长,保费收入达1168.74亿元,同比增长79.23%。
带着“利民”光环落地的税优健康险,为何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境地,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热情不高
朱铭来认为,造成税优健康险暂时“遇冷”的原因主要是各家保险企业在推广业务时有些犹豫。
“按照国家政策的优势,多家保险公司把税优健康险产品开发了出来,但公司方面还是对定价规则有所担心。比如,允许带病投保、赔付率不能低于80%的规定,从保险公司做业务的角度来看,如果赔付率不能很好控制的话则很容易出现亏损,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较高,因此在营销推销业务的时候会比较谨慎。”朱铭来说。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现阶段各家保险公司所销售的税优健康险产品并不接受个人客户。
为何针对个人所得税优惠的政策却只能面向群体开放?上述相关工作人员指出,“如果个人自行投保税优健康险产品,则需要每月填写税务部门要求的税务抵扣申请文件等,办理退保或转保时手续也相对繁琐,企业缴纳则可以代为办理。同时,现阶段,医保、社保之间的衔接都需要一定时间,如果企业出钱或加薪,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保率。”
“但是,企业这样做也意味着要增加成本,并且与原有保障出现重叠,所以企业在办理该项业务方面积极性并不高。”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而对于个人来说,在面对这项政策时也存在一定的疑虑,即将退休的老吴(化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虽然在购买个人税优健康险后,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予以税前扣除的福利,但是这一额度并不高,尤其是在退休工资本就降低的基础上,这一税优幅度并不能凸显出优势。”
保监会相关人士也指出,“尽管已有12家保险公司获得经营个人税优健康险的资格,但仍然存在专业性不够突出、缺少基础数据分析、产品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希望市场经营主体转变发展思路,真正理解个人税优健康险。”
规范更待细化
对于税优商业险未来的发展,朱铭来认为,健康险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当前健康险的市场结构来看,还是以投资型、储蓄型产品为主,这也意味着,短时间内扭转市场上的消费习惯并不现实,因而,税优商业险想要提升还需要完善。
朱铭来指出,首先,要明确目前对于税优健康险产品的价格优势消费者是不是很清楚,实际上,健康险产品在价格上是存在明显差距的,因此对于税优健康险的优势应该更多地通过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传播,对这些产品的优势进行宣传。
其次,朱铭来表示,“对于80%的赔付率,如果是在80%的情况下,原则上讲是需要退费的,但这种退费是以何种方式退还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究竟是现款退费还是从下一年保费冲减都值得细化研究。”
“另外,很多保险公司指出,这80%的费用中是否包括健康管理的费用值得考虑,对于体检、免疫等,作为增值服务是否可以也算在成本开支内,这都需要监管政策不断细化,从而让保险公司更有信心来展开这个业务。”朱铭来说。
有业内人士也建议,将“万能账户+医疗保险”的产品模式应用到普通商业医疗保险业务中。“这既放开了个人税优健康险专属产品的范畴,无论年龄高低,纳税人群的税优额度都可以足额应用,其余额度还可进入万能险账户,起到储蓄未来的作用,从而更多地吸引年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