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的“保险+养老+资管”业务布局再下一城。
2016年7月18日,泰康人寿斥资43亿兴建的大型综合医养社区——泰康之家·申园(下称申园)在上海松江正式投入运营。
据悉,申园养老社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提供2200户养老单元,容纳约3000位居民入住,这也是上海首个大规模医养融合社区。截至目前,申园开业首月入住居民户数预计超过100户。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泰康人寿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广“医养融合”与“一家社区+一家医院”业务布局。
“我们预计2016年底将在申园配建运营具备二级资质的老年康复医院。”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去年控股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后,泰康人寿一直在尝试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将以医为主的养老保障服务范畴延伸到养老社区个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体检等环节。
然而,随着泰康人寿不断投入巨资扩张养老社区版图,市场开始担心养老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资产模式偏重等问题,可能会拖累泰康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数据显示,当前泰康人寿在全国医养实体总投资接近203亿元,占保险业对养老产业实体总投资额约1/3。
陈东升对此直言:“一方面医疗与养老的融合是资源整合,由此会衍生出很多商业模式提升保险资金投资回报;另一方面重资产的投入往往会带来规模影响力,尤其是老龄化社会来临后,拥有品牌与医疗服务优势的养老社区往往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试水“医养融合”模式
去年9月底控股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后,陈东升曾表示泰康医养产业的具体战略布局,一是在全国核心城市建立以医教研为核心的顶级三甲医院资源;二是在泰康各个养老社区建立康复医院,提供基本护理、医疗咨询、康复医疗等服务;三是参股特定的医疗机构资源,扩充以医为主的养老服务保障范畴。
随着申园迈入经营阶段,泰康人寿的康复医院布局随之落地。
记者了解到,申园养老社区将规划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障碍四个基本业态,在此基础上配建一家具备二级资质的老年康复医院,计划在2016年底运营。
与此同时,泰康人寿将围绕高龄长者的健康需求,打造由医生、护理师、康复师、营养师等人组成“医养融合工作小组”,提供闭环医养服务。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养老社区居民最大的需求,就是医疗的便捷性与专业性。”陈东升表示,这也是泰康人寿要筹划“医养融合”与“一家社区+一家医院”布局的重要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泰康人寿的医养融合业务布局,有着自己的算盘——即通过医疗+保险+养老资源的整合,如保险业务提供长期资金支撑养老产业持续扩张;资管业务负责提升保险资金的投资利差收益,医养业务则为寿险业务提高死差收益,最终实现业务规模与经营业绩的双丰收。
具体而言,泰康人寿通过医养融合,打通保险理赔、医疗、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养老护理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消费闭环,让客户的保险资金始终留在泰康人寿业务体系内,由此提供更长期的保险资金获取资本市场更多收益;
其次,泰康可以借助自身医疗机构时时掌握客户医疗进展与费用开支,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医疗支出,实现医疗理赔控费以提高寿险业务的利润率。
养老产业多元投资回报
泰康人寿不断扩大养老社区投资额度的背后亦有着市场的隐忧:养老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资产模式偏重等问题,可能会拖累泰康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当前泰康人寿在养老社区所投入的200亿元,仅仅占泰康人寿9000亿元保险资金投资额度的很小一部分,其带来的利润波动影响其实很低。”陈东升对此解释说。
在他看来,市场更应该关注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度。由于保险产品缴费期限动辄5-15年,养老社区则可为险资提供长期稳健的回报,很好地满足保险资金长期配置的需要。
有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养老社区的年化平均经营回报率约在5%-10%,但养老社区可以通过引入各类医疗资源,形成多元化收益——如提供个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体检、康复治疗等医疗服务,获取较高的医疗收入。
目前,欧美市场已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如美国凯撒保险公司将健康险业务与医院治疗进行整合,在形成可持续的利润模式同时获得资本市场较高的估值。
陈东升认为,泰康人寿投资医养产业具备三项优势:一是拥有长期的资金,足以支撑医疗养老产业版图持续扩大;二是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有能力让养老社区尽早走入盈利轨道;三是业务模式能够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