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监管主体是证监会,不过保监会的协同监管也频频出手,最近保监会先后对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进行处罚,姚老板被禁入保险业10年,恒大人寿被限制股票投资一年,另外一些民营险资也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这些被处罚的民营险资是“坏孩子”的典型,有关方面明喻国有保险机构是“好孩子”,不受影响。由于民营险资是险资中最活跃的资金,民营险资的遭贬受限存在隐忧,有何影响值得探讨。
民营险资积极救市应肯定
险资入市其实已经有很多年了,以前入市的大多是国有保险机构,循规蹈矩,谨慎有余,活力不足,因此在二级市场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民营险资的崛起是在2015年股灾后,当时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各方资金参与救市,同时暂停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和董监高减持。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保险机构虽然也有少部分资金参与救市,但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民营险资则是毫不含糊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入市,其中前海人寿是最突出的代表,投入数百亿元买买买。
股灾最危急时,不少参与救市的资金是存在违规行为的,主要表现在买入量超过5%的举牌线时没有及时公告。当时“国家队”更甚,一举买入超过10%的股份也浑然不知,而且以后也没有公告过,解释原因称当时是应急买入而疏忽了,当时救市资金存在诸如此类的违规行为都没有被追究责任。相对而言,民营险资入市倒是中规中矩,严格遵守了5%的举牌公告义务。现在对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的处罚,并不涉及其在二级市场买卖有何违规行为,而是因为保险业务范畴内的违规行为,给人曲线处罚的感觉。
险资入市救市在去年两会时是得到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肯定的,时过境迁,A股市场已经摆脱了危局,于是对险资的要求也有所改变了,要求险资做“友好投资人”,分散投资,不干预上市公司的运营。在这点上,前海人寿的集中投资是不符合要求的,而恒大人寿的快进快出也是有问题的,但当时并无相关禁止性规定。按照道理,对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的处罚依据应该是其在股票买卖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现在处罚的违规行为却与此无关,而是存在于保险业务范畴内的违规行为,但目的是限制其股票投资。为什么以前不处罚呢?民营险资积极救市的行为理应受到肯定,其保险业务范畴内存在的违规问题不应该株连其股票投资。
对民营险资不应挥之即去
对广大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民营险资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纵市场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如果有,应该处罚;如果没有,那就是“友好投资人”,他们买入股票的数量多多益善。像万科A(20.290, 0.09, 0.45%)的股价多少年来都是死水一潭,是钜盛华和前海人寿来了,才激活了万科A的股价,只要其中不存在违规操纵市场行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显然是欢迎的。至于万宝之争的道德评判,那不是中小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在中小投资者看来,现在对民营险资的处罚有点过河拆桥的意味,让人想起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典故。
换位思考,民营险资会怎么想呢?在商言商,民营险资当初响应号召入市买股票,救市固然是一个方面,而获得投资收益也是一个方面。现在A股市场已经度过了危机,民营险资入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至于恒大人寿在去年九、十月间的快进快出确实有点过分,但过去在这方面并没有禁止性规定,因此并不违规。如果现在要对此进行限制,完全可以修订法规,作出相应规定。现在对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的曲线处罚,必然会影响民营险资入市的积极性。
现在A股市场已经度过危机了,监管部门或许不再希望有过多险资入市了,所以不在乎民营险资会怎么想。但不要忘了,“国家队”还没有退出呢,到时候恐怕还是需要民营险资助一臂之力的,不能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不需要的时候挥之而去。规定险资不得实际控制上市公司,要做“友好投资人”,只要有言在先并无不可。但也有必要说清楚,其他投资者谋求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不受限制的,证券市场需要鲶鱼效应,以对上市公司经营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干得不好就应该让贤。如果大家都只能做“友好投资人”,市场死水一潭,长此以往这个市场必然会对投资者失去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