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
疾病定义 |
给付比例 |
脊柱裂或颅裂 |
指脊椎或颅骨不完全闭合,导致脊髓脊膜突出,脑(脊)膜突出或脑膨出,合并大小便失禁,部分或完全性下肢瘫痪或畸形等神经学上的异常,但不包括由X 线摄片发现的没有合并脊椎脊膜突出或脑(脊)膜突出的隐形脊椎裂。 |
200% |
先天性两肢体缺失 |
指先天性完全肘关节远端双手及前臂的缺失,或膝关节远端及小腿的缺失。 |
200% |
脑瘫 |
指出生前或出生时发生的大脑运动神经元的损害,需同时符合以下所列情况: (1)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2)有严重的神经学损害的证据,至少两个肢体以上的肌肉痉挛或张力障碍。 |
100% |
染色体疾病 |
指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经专科医生明确诊断为三种疾病之一者: a)13-三体综合征:第十三对染色体异常,出现三个染色体; b)18-三体综合征:第十八对染色体异常,出现三个染色体; c)21-三体综合征:第二十一对染色体异常,出现三个染色体或转位。
|
100% |
法乐氏四联症 |
指因心脏的解剖学异常,导致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引起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须由超声心动、或核磁共振检查(MRI)、或心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同时存在以下四种心脏病理或心脏结构改变: (1)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狭窄); (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于左右心室; (4)右心室肥厚。
|
100%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
指因心房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房间的异常交通,在心房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并且因此实施了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治疗。 |
100% |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
指因心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并且因此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
100% |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
指因胚胎发育异常导致大动脉位置及它们与心室连接不一致的先天性心脏病,经超声心动或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主动脉位于前方,起于右心室,接受体循环的经脉血;肺动脉位于后方,起于左心室,接受经肺循环氧和的动脉血。 |
100% |
先天性食管闭锁或食管气管瘘 |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指因发育异常造成的食管通道不连贯,须经X线胃管检查或X线造影检查证实,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 (1)食管闭锁,近端或远端或远近端为盲端,无瘘; (2)食管闭锁,近端或远端或远近端为盲端,有瘘与气管相通; (3)无食管闭锁,但有瘘与气管相通。 |
100%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因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而导致的髋关节脱位,进行了髋关节切开复位手术治疗者。 |
100% |
永久性脑脊液分流术 |
因先天性脑积水(即先天性的脑脊液循环或吸收功能障碍,使脑脊液大量积滞而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而实施的永久性脑脊液分流手术。 |
100% |
高位肛门闭锁矫正术 |
因以下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原因而进行的矫正手术: (1)肛门直肠的发育不良并直肠膀胱瘘; (2)直肠盲肠在会阴肌群以上的直肠闭锁; (3)肠管,尿道和阴道均开口于同一排泄腔。 |
100% |
唇裂及腭裂修补术 |
指因唇、牙槽骨和腭的单侧或双侧的完全崩裂而进行的修补手术,但不包括没有腭裂的单纯唇裂为原因而实施的手术。 |
100% |
先天性尿道下裂矫正术 |
是指因发育不良而导致的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腹侧的异常位置,并已经实施相应的外科矫形手术。 |
100% |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 |
指胎儿期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4周后,仍持续开放,未产生功能性关闭,造成主动脉血液向肺动脉分流,并且因此实施了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手术。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