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数十里崎岖山路的颠簸,记者来到湖南“5·31”洪灾受灾最严重的太芝庙乡。虽然从新邵县到太芝庙灾区有数十里崎岖不平的山路,但路旁碧绿的稻田、青绵的群山、悠闲的村农,还有放学回家走在路上的孩子,怎么也让人无法想像这里会发生如此强烈的洪涝灾害。
由于洪水浸蚀,太芝庙乡的道路全部被淤泥覆盖,村民们正在清扫屋内的杂物和泥水,街上到处是烂泥和被泥水浸泡的杂物,散发着阵阵腐烂的异味。当地医疗部门工作人员正沿街喷洒消毒药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没有电和煤,村民只能烧火做饭,饮用水也是救灾物资的矿泉水,卫生条件极差。在村口,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被送进村里,并及时向受灾村民发放,其中有大米、食用油、衣物、蔬菜等。电力和通讯人员正在加紧维修和搭设设备,以便让村民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洪水无情地吞噬了良田,更无情地摧毁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庭。李爱芳的家在拱桥边上,5月31日,洪水把拱桥冲毁后,巨大的水流冲进了她家的一楼,当她发现洪水时,水已经涨到床边,她随即叫醒邻屋的妈妈,但还未及拉住妈妈的手,便一起被洪水冲到了地下室。万幸的是,她被挂在了屋门上,而妈妈随及消失在了黑暗的洪水中。她用全身紧紧依住门整整3个多小时,巨大的水流将杂物抛向她,虽然她全身多处受伤,但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她坚持下来了。妈妈的遗体几天后在数十公里外的新邵被发现。
李尧初赶回家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孩子的遗体挂在邻居家的墙角上。洪水来临时,他家当时有12口人在屋里睡觉,房子位于地势较低的河岸旁,而且是土坯房。李尧初的弟弟说,那一夜由于自己要看管几百只鸭子而没有睡,夜里快12时的时候雨下得很大,雷声也非常响,家里的狗和鸭子都显得异样。他走到屋后的鸭舍查看时,突然停电了,就在这时,远处传来火车疾驶般的水流声,随即听到树木折断和石头撞击的声音,他感觉是出事了,便转身走向堂屋,准备唤醒屋里的其他人。而就在此时,洪水已经冲进了屋里,他和哥哥、嫂子逃了出来,而自己的爱人、父母及6个未成年的孩子永远离开了他们。
太芝庙乡地处山区,经济上比较落后,许多村还是国家重点扶贫点,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耕地和外出务工。村民房屋结构因当地习惯,一般一层不住人。因此,洪水并没有给村民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是乡政府前的数家商铺在此次洪水中损失惨重,几乎所有店铺全部进水,部分地势低的店铺里的货物被水冲走,损失金额基本在万元以上,有的则要十几万元。
谈到洪灾的损失时,人保财险新邵支公司经理黄祁彦惋惜地说,其实,太芝庙乡的村民们原来还是有保险保障的。上世纪90年代初,太芝庙乡的财政收入不错,从1991年开始,乡政府给全乡的村民投保了人保财险的“长效家财储金定额保险”,保险期限10年,每户保费40元,保险金额2000元。到2001年和2002年,村民开始大量退保,40元保费全部退还给了村民,这对于人均月收入200元的家庭来说,还算是不小的金额。据了解,这40元更多被村民抵了农业税。黄祁彦介绍说,如果村民不退保,这2000元钱是可以帮助村民解决部分困难的。对于那些受灾的商户,由于他们没有一家投保,其损失只能由自己负担了。
当记者离开太芝庙乡的时候,一队队满载捐赠物资的车队驶入受灾村庄,一辆辆大型铲车正被送进灾区将参加灾区的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