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保监局积极统筹城乡保险的平衡发展,不断健全机构网络,促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县乡两级市场的格局,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县域保费近90亿元
2004年,河北省保费收入实现205.41亿元,位居全国第七,同比增长22.92%,业务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四年来保费平均增长率达到38%。其中,产险保费收入49.83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57.57%,增幅位居全国首位;寿险保费收入155.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83%,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
2004年,河北省县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88.9亿元,是2000年县域保费收入的5.3倍,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县域保险保费在全省总保费收入中占比为43.2%,在全国属较高水平。据统计,在各县级机构中,年保费收入超5000万元的有45个,其中保费收入超1亿元的有12个,有1个超过2亿元。每个县平均保费收入达到6536万元,县域保险成为支撑全省保险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县域保险机构从2000年底4家保险公司主体的245个分支机构,发展到目前全省11家保险公司主体在县域范围内设立的1632个分支机构。
在保费、机构增长的同时,县域保险从业人员从2000年底的约1.5万人,发展到2004年底的6.98万人,增长了近4倍。县域保险从业人员占到全省保险从业人员的63%。
“三位一体”推动县域保险快速发展
———保险监管部门积极引导、推动、服务于县域保险发展
河北保监局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地方各项重大战略举措地实施,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努力争取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全力推动煤矿雇主责任保险,提高保险公司在县域市场中的影响和社会认知程度,带动其他效益型险种发展。同时,保监局鼓励各级保险机构加强调研,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开发适合县域、农村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在县域机构的设立上,河北保监局力求提高审批效率,四年来共批设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862家。保监局随时加强与财政、税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行业遇到的政策障碍和实际困难。
———地方政府对保险业发展大力支持
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将保险业纳入政府工作管理,大多数县(市)政府专门确定分管保险工作的副县(市)长,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保险公司的汇报。石家庄、唐山、保定、邢台等市领导主动出面解决了建立新车保险超市中遇到的问题,客户自愿投保、公平选择,使得新车保险超市在服务创新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运行情况良好。对于煤矿雇主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体现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业务的开展,主管工业、农业、卫生、社保的省领导都做出了重要批示,予以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保险公司多措并举大力开拓县域业务
河北省各家开展县域保险业务的公司,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寿险公司坚持以期缴业务、意外险业务发展为重点,财产险公司重视各险种的平衡发展,加大对种养殖业等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同时,选择适合县域的保险展业方式。目前,县域人身保险的销售渠道以个人营销为主,个人营销保费占到县域保费的57.9%。在服务上,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三农”服务效果,在农村重点发展大病、医疗、养老等保险。各公司不断充实客户服务部门的力量,及时办理赔款手续和小额赔款送款上门等服务;倡导成立支农小分队。在农村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做好宣传,提高了人们的保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