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2005中国经济高峰会”的“中国深化改革主题报告会”上,畅谈近年来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情况。魏迎宁指出,中国保险业近年来在资金运用体制改革及专业经营方面已取得不小成果。
魏迎宁认为,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提高经济效益,履行偿还保单债务的重要手段。自2003年开始,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保险资金应用渠道不断拓宽。目前保险资金应用包括《保险法》规定的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现在已经扩大到可以买卖企业债券,买卖证券投资基金,允许保险外汇资金到境外运用,允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允许保险公司向商业银行办理协议存款。特别是今年以来,允许保险公司直接进入股市买卖股票。目前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市场,成为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应用渠道的拓宽,为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方面是推进了保险资金的专业化管理制度。目前,除了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以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设立或准备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目前保险业已经有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还有5家正在筹备之中。这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全部开业之后,保险业资产的90%以上都是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运用的,实现了保险资金的专业化管理。
第三个方面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各保险公司在投资决策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建设。许多保险公司成立了由公司高级管理层以及精算、财务、投资等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建立投资品种与资产组合管理部门、研究部门的分工合作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建立了严格、透明的授权授信制度,成立了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允许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之后,许多保险公司还逐步建立完善了银行托管制度。
此外,魏迎宁在谈到保险公司的专业化运营状况时表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保险业服务领域的不断开拓,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领域,市场需求日益增强,但是保险业在这些领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原因就是养老、健康、农业、责任等保险和传统保险业务在风险管理、产品开发、定价管理等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保险公司以前没有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没有实行专业化的经营。所以,阻碍了养老、健康、农业等保险的发展。
自去年以来,保监会积极推进保险的专业化经营,保监会有侧重地批准设立了专业性的保险公司,比如说农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等等。到目前为止,保险市场已经开业的有两家健康保险公司,两家养老金保险公司,一家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专业化的保险公司正在筹备当中,准备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