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城市保险
中国啤酒遭遇“甲醛”危机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一个看似巨大的“商业黑幕”被瞬间揭开。这一次,黑幕的主角是国内啤酒,被指在生产中使用了甲醛———一种世人公认的致癌物。某报转载的一篇新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在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传播,引起业界和公众的一片哗然。不少地方媒体随后纷纷跟踪报道,声势甚至引起了韩国、日本的关注。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KFDA)表示计划对已上市的中国啤酒进行收集、检测,而日本卫生部也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调查。随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7月14日发布的《对中国啤酒“甲醛问题”的通报》说,国产啤酒甲醛含量低于天然食品,可以安全饮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5日下午发布最新专项抽查结果显示:中国啤酒的甲醛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7月15日下午发布最新专项抽查结果显示:中国啤酒的甲醛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共抽查了221种啤酒产品,其中64种纯进口啤酒中甲醛含量检测值在0.10-0.61毫克/升之间。其中青岛、燕京、雪花等8家中国名牌企业的23种产品,甲醛含量均很低,检测值在0.10-0.56毫克/升之间。国产名牌啤酒甲醛含量与纯进口啤酒相当,甚至略低,这表明国产名牌啤酒品质完全可以与纯进口啤酒相媲美。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纪正昆15日指责某些媒体在“甲醛啤酒事件”的报道中不负责任、报道失实,呼吁媒体认真谨慎报道食品质量安全卫生问题,杜绝恶意炒作,更好地维护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形象。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我国啤酒中甲醛含量在限量以内,是安全的,相信通过与相关国家加强交流,我国啤酒出口贸易能够回到正常轨道。

  近日,“甲醛事件”因“我国95%的啤酒甲醛超标”的报道而起,给青岛、燕京、雪花等中国知名啤酒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7月15日17时,我国著名啤酒企业———青啤集团正式出面表示,青岛啤酒中甲醛含量远远低于《发酵酒卫生标准》甲醛限量,也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中的甲醛限量。

  青啤公司总工程师樊伟说,青岛啤酒从选料到发酵都严格按照科学、安全的方法进行。青啤采取“从种子开始”的全方位控制,采用的两次发酵法发酵时间长、过程控制严格,已经检验证明甲醛含量远远低于国内和国际标准。他说,国内有关报道称我国95%的啤酒甲醛超标完全失实。

  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称,甲醛广泛存在于食品中,啤酒中甲醛的生成主要是发酵工艺中酵母细胞代谢的产物。他说,局属的国家啤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青啤甲醛含量一般在0.1-0.3毫克/升之间,不仅远远低于《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8-2005)中规定的甲醛含量,也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安全标准。

  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卫生局等部门也表示,任何啤酒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甲醛,但这和人为添加甲醛作为啤酒稳定剂是两回事。青啤在酿造过程中未使用甲醛,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侯孝海强调说,啤酒在酿造过程中本身也会生成甲醛,在啤酒生产中添加甲醛做助剂与生产出的啤酒含有甲醛是两回事,并没有直接关系。

  燕京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贵索也表示,从2002年开始,燕京在生产过程中就没有再使用过甲醛,目前中国啤酒生产工艺水平和控制能力一点也不比国外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规定饮用水化学物质含量时,规定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9毫克/升,而燕京啤酒甲醛含量目前不超过0.4毫克/升。

  中国媒体近日关于国产啤酒含有致癌成分甲醛的报道在国内引起不小反响,身处事件漩涡的青岛啤酒在日本销售如何呢?

  14日晚,在惠比寿花园广场的超市和百货商店,中国青岛啤酒依然在柜台销售。中国青岛啤酒和日本朝日啤酒、麒麟啤酒以及其他一些啤酒品牌一样整齐地摆在货柜上,货架上的数量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惠比寿三越超市啤酒柜的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青岛啤酒销量近期没有明显变化。一位正在购买啤酒的日本人说,中国啤酒能从日本海关进来,就说明没有什么问题。

  日本啤酒业的龙头企业朝日啤酒公司发表声明说,从该公司输入到日本市场的青岛啤酒在制造过程中,可以确认并没有添加含有致癌成分的甲醛。

  据了解,现在日本有7家公司从中国进口啤酒,进口量已从2000年的69万桶增长到2004年的178万桶。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啤酒在日本销量有一定的增长,但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依然很低。因此,对于中国啤酒这一次的甲醛风波,日本基本上比较平静,而且很多日本人认为能够进入日本市场是已经通过检验的,所以没有太多担忧。

  来自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中国啤酒产量2910万千升,每年出口量约为15万吨左右,出口比例仅占0.5%,而且中国啤酒主要出口美国和东南亚地区,韩、日市场数量极少。
  啤酒风波三问

  “95%国产啤酒含有甲醛”的消息日前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国内啤酒类股票整体下跌;日韩等国家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啤酒紧急收回,进行检测;国内消费者对甲醛是否影响健康的猜测和议论不绝于耳;国内一些啤酒生产厂家纷纷发表不含甲醛的声明……这场“甲醛门”风波使得国内啤酒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危机,但在这场风波中的最终受害者———消费者依然感到困惑:喝了几十年的啤酒突然“面目可憎”起来,该去找谁问问原因?

  一问啤酒生产厂家:产品利润与消费者健康孰轻孰重?

  尽管燕京啤酒、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等业界巨头断然否认添加甲醛一说,也有人对95%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数量的国内啤酒生产厂家在生产啤酒过程中添加了甲醛作为添加剂或加工助剂。福建某知名啤酒品牌负责人表示,生产啤酒是否添加甲醛,取决于企业的成本问题和技术改造。

  据了解,国外的啤酒企业不添加甲醛已不是新鲜技术,但国内企业普及无甲醛技术,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改造,无甲醛啤酒生产设备一次性投资约需3000万元,以后每年还需要固定的投入。不菲的投入使得一些实力弱的企业望而却步,在生产过程中仍少不了添加甲醛的工艺。

  毫无疑问,成本和利润是生产厂家依然使用甲醛的最主要原因。但甲醛是一种公认的可疑致癌物质,大量饮用含有甲醛的啤酒会增加肝脏负担,长期饮用还会影响生殖能力。产品利润与消费者健康孰轻孰重?生产厂家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导致此次啤酒行业甲醛危机的基本根源。

  二问质检部门:难道厂家不主动送检就可以漠视公众利益吗?

  欧盟食品法明确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加工助剂,日本也禁止在生产啤酒过程中添加甲醛。但我国目前对此仍没有相应的标准或权威的定论。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心检验所曾在2004年要求对省内的某些知名啤酒品牌进行甲醛含量检测,但都被厂方拒绝了。检验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检测都要有依据,虽然知道甲醛是可疑致癌物质,但国家标准没有这方面要求也没有办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社会公众利益的守护人,在公众利益有可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下,监管缺位使得“甲醛门”风波愈演愈烈。

  “甲醛门”风波曾经在两年前就上演过一次,但不少啤酒生产厂商仍然沿用添加甲醛的工艺,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至今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强制性的标准,规范其行为。据了解,欧洲的啤酒厂家已经完全可以通过PVPP技术等无毒方案来代替甲醛解决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沉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强制性标准,尽早将甲醛从啤酒酿造添加剂中清除出去,方能杜绝“甲醛门”风波的再次重演。

  三问专家良知:甲醛超标无害论究竟有什么依据?

  啤酒“甲醛门”事件后,有专家出来说甲醛的含量非常微小,对人体无害,也有专家说啤酒内的甲醛会影响人的生殖能力。

  在“无害论”和“有害论”的争议中,消费者无从判断甲醛是否真正对人体有害,虽然中国酿酒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律君也认为有媒体断章取义之嫌,但为什么不在国内媒体的追问中明确态度呢?影视明星经常利用拒绝采访等手段制造“神秘感”,难道专家也要在公众健康面前制造“神秘感”?

  由于信息渠道的不畅通,网友对“甲醛门”风波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某些啤酒厂家的竞争策略,有的说要罢喝啤酒……但任何一个中国消费者都不希望中国的啤酒产业遭遇寒流,在善良愿望和健康权受损的两难选择中,有社会良知、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专家意见尤其重要。

 上篇文章: 欧美汽车保险理赔制度 美国:谁责任大谁多负责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