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召开保险行业继续教育标准化体系座谈会。会议邀请部分院校专家教授以及行业代表就保险行业继续教育标准化实践体系的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座谈会中,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许彬表示,为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行业,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为配合保险行业转型,提升行业诚信形象,中国保险市场亟须制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标准。
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对保险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进行自律管理”是中国保监会对协会的期望和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保险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资格认证、执业、管理、奖惩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各国行业协会服务行业、配合监管的通行做法。
为改善行业的教育培训环境及质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决定制定并开展中国保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标准与计划。
(一)在协会内拟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在协会下搭建由保险学者、业内专家和监管部门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社会培训机构认证委员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教育培训部门将建立适应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培训模式和制度;倡导保险诚信文化建设,制定中国保险业各级从业人员的执业技术标准,实施考证制度;更好地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构建中国保险界的“人才造血机制”;强化对保险培训市场的监督力度,从而规范保险培训市场。同时,加强与国际上保险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与相关行业沟通、协调,比如与银行协会、证券协会合作,实现在金融市场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客户资源共享。
(二)建立中国保险培训教育的监督、监控机制,规范保险培训市场。
在中国保监会支持下,对各种保险资格认证培训机构进行治理整顿,要求提供相应的认证标准、培训的详细科目内容、培训资质及实施方案,并报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不得做不实宣传。
对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范的保险主体,提供非本企业内训以外的盈利性培训必须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报备,须提供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价格、师资等情况。
(三)实施保险从业人员各级资格证书的考试、认证培训;按照保监会规定,对保险从业人员在职教育提供培训支持、提供在岗继续教育的考核、认证。对相关资格证书,行业协会正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协商,使保险业的相关证书获得认可,使之不仅是保险行业也是整个社会劳动技能的通行证,以增加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同度。
(四)全面推进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分级分类考试。
2004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南开大学、广州信平市场策划顾问有限公司在中国保监会的指导下,启动了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的分级分类考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认可人身保险资格考试及其教材作为人身险行业的基本教材。
本项目是由中国保监会所倡导、推动、参与与认可,历经3年的发展,结合了监管、行业以及院校百余位专家的共同努力,力求达到监管部门要求的教材体系的系统化、标准化、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考试以严格的中国精算师考试的监考要求为标准,以达到公平、公正的认证质量。项目已于2005年3月举行了第一次资格考试,第二次资格考试将于今年9月中旬举行。有关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项目网站http://www.xpcle.com。
(五)启动非寿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2004年,中国保监会已授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承担非寿险从业人员分级分类资格考试。2005年下半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拟全面启动。
(六)推行保险行业继续教育产业化管理。从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三个方面确保保险行业继续教育有质量、有特色、有效益。防止不公平竞争、防止牟取暴利。继续教育应当收取必要的费用及盈利,应鼓励回馈继续教育产业建设。
(七)建立会员单位师资档案,组建中国保险业继续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大力提升中国保险业整体培训质量和竞争优势。
(八)利用现代通讯信息、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全国性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建立标准化、制式化、规范化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全国性的电视覆盖系统,网络异步下载课程,做到随时随地听课,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可以得到统一的、高质量的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