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英国首都伦敦遭到恐怖爆炸袭击,至少有50人在爆炸中丧生,大约700人受伤。伦敦恐怖爆炸案发生后,恐怖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投资者担心保险业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在纽约和伦敦股市上出现了大量的保险股抛盘,这与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的情形类似。但分析人士随后意识到,伦敦爆炸案的影响远没有预想的大。
投资者认为,保险索赔不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太大的财务压力,业绩不会大幅下降,由此,保险股又出现了反弹。7月7日,世界主要的再保险公司的股价仅出现轻微下挫。瑞士再保险股价跌2%,慕尼黑再保险跌2.4%,汉诺威再保险跌1.9%。苏黎世金融集团股价下跌1.8%,安联跌2.7%,法国再保险跌4.1%。这与“9·11”之后股价暴跌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幸运的结果了。
业界初步估计“7·7”伦敦恐怖袭击的赔偿金在1亿美元以下,但目前还很难准确估计这一数字。英国标准人寿公司称,目前还无法评估该公司将承担多大的保险索赔。而保诚保险集团的发言人说:“尽管爆炸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但它带来的财务影响将很小。”英国保险业者自保保险业界认为,其他国家的政府可仿效英国赔偿财物损失的恐怖袭击基金,此外也可以成立人寿和医疗赔偿的恐怖袭击基金。
虽然“7·7”伦敦恐怖袭击再次引起了公众对购买人寿和医疗保险的关注,但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管理委员会尼古拉斯·冯·邦哈德认为,保险费不会因此而飙升。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管理委员会董事卡尔·魏特曼认为,此次伦敦恐怖袭击并不是针对个人或公司,而是英国政府以及正在英国举行的八国会议。因此他认为政府需在赔偿方面一同承担责任,不过由于英国政府早已设立了恐怖袭击基金,“7·7”恐怖袭击的财产损失赔偿将由该基金拨出。
7月8日,英国保险商协会(Associ鄄ationofBritishInsurers)发表的公告称,保险公司有能力迅速地处理此次爆炸产生的保险索赔。
尽管现在还不清楚伦敦爆炸案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多大损失,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所有的这些保险损失都将转移到一家所谓的自保公司(captiveinsur鄄er)——普池再保险公司(PoolRe)。
普池再保险公司为所有成员单位提供因恐怖主义风险所导致的业务中断、商业财产损失等,其资金主要来自成员公司缴纳的保费。普池再保险公司每年向成员单位收取固定金额的保费。
普池再保险公司是由英国主要的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相助型再保险公司,该公司采用再保险联合体方式,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提高承保能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最大限度地防止保费外流。
目前,普池再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是那些保险公司不太愿意经营的恐怖保险。普池再保险公司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因爱尔兰共和军恐怖袭击导致保险公司撤出某些市场而留下的保险真空,当时它的主要承保风险是火灾、爆炸。
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之后,英国政府将其承保风险扩大到“飞机、洪灾等带来的污染和各种影响”。普池再保险公司就像一个大型“蓄水池”,保险公司可以将恐怖主义风险保费储存在这个“蓄水池”中,一旦遇到恐怖主义袭击,“蓄水池”中积累的保费可以用于支付保险理赔。
英国政府一贯很少在与安全有关的问题上提供各种形式的政府资助。1991年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英国政府没有向航空公司或其他遭受战事殃及的英国公司提供过保证金或资助,而在恐怖险问题上则是一个例外。
由于英国保险市场的主要承保商都是普池再保险公司的成员,普池再保险公司将承担超过7500万英镑的保险损失,如果保险损失超出了该公司的资金上限,英国财政部将承担其余的损失。
由于赔偿金额根据各保险公司在英国保险市场的份额而定,因此,每一个保险公司也就成比例地分担保险损失。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因英国的恐怖爆炸造成的损失都不会超过6000万英镑。
在这一机制下,英国政府会征收一种保险附加费(surchargeonpremi鄄ums),并将这些资金拨入一个专用账户,以便在普池再保险公司资金耗尽时提供支持。
除了英国的保险公司之外,普池再保险公司的成员还包括:德国安联保险集团、苏黎世金融集团、法国再保险公司等。
由于自1992年后,伦敦已经没有发生过什么恐怖袭击事件,预计普池再保险公司所累积的保费完全能够应付相关的保险索赔。保险人士估计,普池再保险公司目前累积的资金可能已经超过了20亿英镑(约35亿美元)。因此,7月7日的伦敦恐怖袭击可能不需要英国政府的干预。普池再保险发言人7月7日表示:“我们正在就有关保险事宜与英国财政部协商”。但他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如果7月7日的伦敦地铁爆炸被认定为“恐怖事件”,那么英国的保险公司为一次恐怖袭击支付赔偿的上限为7500万英镑(约1.31亿美元)。而如果一年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保险公司的偿付上限为1.5亿英镑。
按照英国目前的机制,7500万英镑的保险损失将由普池再保险公司来承担,如果损失普池再保险公司的资金也不足以支付保险索赔,那么英国财政部就要出面了。
据熟悉普池再保险公司内情的人士透露,保险赔偿资金不是问题,但根据有关保险条款,伦敦交通公司也将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大约数百万英镑)。《恐怖主义保险法》之忧
伦敦恐怖爆炸更坚定了美国的保险公司要求国会延长《恐怖主义保险法》的信念,但游说似乎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国会现在并不急于讨论是否延长即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的《恐怖主义保险法》。
发生在伦敦的恐怖爆炸,让原本快要退出人们视野的美国《恐怖主义保险法》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美国金融服务联合会安迪·巴伯指出:“政府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恐怖主义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并不安全”。
美国保险联合会丹尼斯·凯莉称,就目前美国社会安全状况而言,联邦政府必须预留7000亿美元,用于抵御恐怖主义袭击。
英国劳合社保险专家表示,以这次伦敦地铁爆炸案的破坏程度来看,肯定会造成恐怖保险费的上扬。他认为,恐怖险是在“9·11”事件之后才出现的新险种。包括:人身、财产、住宅等方面的赔偿,但保费较一般险种要高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目前,恐怖险作为一项独立的险种,已初具规模。专家预计,伦敦爆炸案之后,“恐怖险将不断完善”。同时,保险业也将借这次事件更多地考虑研究此类险种。
美参议院银行委员会7月中旬讨论了即将到期的《恐怖主义保险法》。由于国会中的民主党与共和党议员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共和党希望将《恐怖主义保险法》永久化,民主党现在只希望将其再延长两年。但一些重要议员表示,这一法案至少还需要再延长一段时间,而多数保险公司则希望这一法案能够永久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宫官员表示,布什总统并不希望政府长期卷入“恐怖主义保险”,保险业应该准备好,政府有可能早日终止这一法案。
批评人士称,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卷入保险市场,他们认为私营保险公司有能力为建筑物业主和地产开发商提供足够的保险。
《恐怖主义保险法》是一部联邦政府与保险业之间关于公共与个人风险共享的法律。这一法律的特殊规定包括:第一,由财政部官员确认为恐怖主义行为,事件造成的累计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损失至少在500万美元以上;第二,该法只限于对在美国本土的利益遭受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第三,每一保险人负责支付索赔的某个数额,超过部分由联邦政府提供;第四,高于保险公司免赔额度的损失,由联邦政府承担90%,保险人只承担10%;第五,2004年保险业的累计自留额为125亿美元,2005年为150亿美元;第六,由这一法案提供的损失保障总计为1000亿美元;第七,这一法案在2005年12月31日结束。
根据《恐怖主义保险法案》的要求,美国所有财产保险人必须提供恐怖主义保险。要求保险人向保单持有人提出承保“已确认的恐怖事件”的要约,如果被保险人不接受要约,保险人才能把恐怖主义作为除外责任。
但保险公司和恐怖险投保人都认为,恐怖主义风险与战争风险类似,保险公司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将无力承保。
美国财政部在6月3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恐怖主义保险法》不能再继续以目前的形式延长。他们认为,《恐怖主义保险法》已经实现了稳定私营保险市场的目的,纳税人不必再为此承担额外的负担,私营的、商业再保险应该负起责来。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致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延长这一法案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甚微,相反它有可能阻碍保险业的发展,扼杀创新能力。”
斯诺表示,美国政府也可以支持延长《恐怖主义保险法》。前提之一是大幅提高启动政府干预门槛,即只有在一次保险损失达到5亿美元的情况下,政府才会提供财政支持;前提之二是提高共同支付金额和保险免赔额。
他说,新法案还必须将某些保险排除在外,如汽车险和普通责任险,这些保险应当由商业保险来承担。
按照美国的《恐怖主义保险法》,恐怖险主要保护企业和建筑物,包括:财产损失、业务中断、人员损失。居民住宅则由住宅险提供保险保障。
其实,美国恐怖险的经营已经有很多年,只是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才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由于保险公司在这一事件中损失了大约320亿美元,他们开始逐渐将恐怖主义风险排除在外,并大幅提高保单费率。
美国于2002年11月通过了《恐怖主义保险法》,为保险业提供临时保障措施。美国政府将保险业作为一个整体,在扣除一个免赔额之后,如果保险业承担的索赔额超过一定上限,政府将提供90%的资金支持。2005年美国保险业的总免赔额为150亿美元,或者是一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15%。
美国保险信息协会统计,除恐怖袭击之外,目前仅有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保险损失215亿美元)、1994年的北桥地震(保险损失178亿美元)超过了法定150亿美元的上限。
美国财政部估计,如果今年12月31日之后,《恐怖主义保险法》不能顺利延期,50%的保险公司将不再提供恐怖险保单,约有25%的投保人也会发现,如果这一法案不能顺延,他们的保单条款将自动排除恐怖主义风险。
这一问题在纽约州最为严峻。如果《恐怖主义保险法》不能延期,许多保险公司可能被迫退出纽约州的保险市场。
纽约州保险监督官(InsuranceSu鄄perintendent)霍华德·密勒斯(HowardD.Mills)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保险公司显然尚未为恐怖主义风险做好准备,如果没有《恐怖主义保险法》,他们可能不会为纽约的摩天大楼提供保险”。险商无力承保恐怖险就在伦敦地铁发生恐怖袭击的两天前(即7月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出警告,称保险商可能无法承担“大规模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损失。
经合组织警告说,在某些国家,恐怖袭击的索赔甚至可能超过保险商和政府的联合赔付能力,这些事件可能包括利用核、化学或生物技术的袭击。该报告称,仅一次恐怖袭击导致的最大赔付额就可能在到500亿至2500亿美元。2001年9月11日纽约恐怖袭击造成的保险损失估计超过300亿美元。
经合组织指出:“与大规模恐怖袭击有关的损失仍会超过私营保险商以及再保险商可单独估价并吸收损失的能力”。经合组织敦促各国政府与保险业合作,以寻求承保这类风险的方式。
经合组织警告说,大规模袭击给一些国家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可能会比2001年美国的那一次要大;因为尽管恐怖活动保险市场自2001年以来已趋稳,但承保率仍然很低。“在那些恐怖活动保险承保率很低的国家,如果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可能要比2001年更具有破坏性,因为通过国家和国际保险以及再保险行业分担的风险比例要小得多”。
经合组织成员国应尽可能依赖私人领域来承保恐怖袭击风险。但如果私人市场的投保能力不足,则可能需要政府的干预。
经合组织指出,保险商和政府间的合作在遭袭后稳定保险市场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荷兰和西班牙就是如此。
据了解,目前各国在应对恐怖险问题上的策略不尽一致。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政府强制要求购买恐怖主义险。而在英国,恐怖险则是可选择的。但是英国建立了普池再保险的共保机制,它可以为诸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恐怖险待政府援手
7月8日,德国政府表示,将延长其对恐怖主义保险的支持。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之后,德国建立了一个名为“Ex鄄tremusVersicherungs”的保险公司,为德国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提供财产保险和业务中断险。该机构的保障总金额为每年100亿欧元。
德国政府的这一机制也将于今年年底到期,由于伦敦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证明政府提供这样的保险保障是有必要的。7月8日,德国政府发表声明称,德国有足够的保证金为“
ExtremusVersicherungs”所有的1070家企业保险持有人提供保险。但截至目前,德国目前只有3%的企业购买了恐怖险保单。
“TheExtremusVersicherungsAG”也是一家互助型的保险公司,共有16家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参与。其中,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为最大股东,分别持有16%的股份。
英国、以色列、法国、德国、西班牙、南非和斯里兰卡都通过某种形式的联合基金或再保险安排,提供恐怖主义保险。
2004年8月24日晚,俄罗斯发生了两架客机被恐怖分子炸毁,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在内的89人全部罹难。由于恐怖主义风险不在俄罗斯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内,遇难者家属几乎得不到保险公司的任何赔偿。
尽管批评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过于冷酷,但航空公司和保险商纷纷表示,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保险商都不应该单独面对由恐怖袭击造成的损失,而应该更多地寻求政府的帮助。
8月25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发言人表示,由于恐怖主义的高风险无法估计,如果没有政府分摊风险,保险公司只能选择把由恐怖主义造成的损失赔偿排除在保单之外。
即使在保险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保险商与航空公司也没有独揽恐怖主义险,而是选择了与政府分摊风险。汉莎航空公司发言人托马斯指出,美国航空公司正是通过联邦政府的援助来弥补恐怖主义空难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实,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以来,恐怖主义险保单不仅在美国航空公司中盛行,就连欧盟的诸多航空公司也希望借这张保单抵抗由恐怖主义造成的航空事故。但随之而来的是,从2001年至今,欧盟航空公司支付的恐怖主义保费从原先的8000万欧元猛增到2003年的4亿欧元。
整整5倍的增速让保险公司望而却步,面对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是独当一面,还是寻求帮助引起了保险公司的深思。
2002年11月,美国推出《恐怖主义保险法》后,恐怖险保单才渐渐浮出水面。由于保险公司与保户对于恐怖险保单的价值、风险评估都处于摸索状态,直到2003年年中,恐怖险保单才真正出现在美国保险市场。该法使美国政府成为恐怖险的“再保险”,保险公司因此敢于对恐怖袭击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进行承保与赔偿。
根据2002年首次通过的《恐怖主义保险法》,“为投保人提供恐怖主义保障”条款到2004年年底结束。但是2004年6月,财政部将其延长到2005年年底。该法规定,一旦再次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联邦政府将最多给予1000亿美元的资金赔付。如果该法案到2005年年底终止后,恐怖主义对未来美国本土的威胁仍然存在,那么2006年1月或2006年1月之后发生的恐怖分子袭击,将会最终导致保险公司破产。
由于以往的恐怖主义主要还是针对那些高价值的目标,如:金融中心、证券交易所等。但伦敦7月7日的爆炸表明,恐怖主义已经开始将制造更大的心理恐慌作为他们采取行动的目标,尽管伦敦7月7日的人员伤亡并不大,但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却比以往大许多。欧洲人以前总认为恐怖袭击离自己很远,现在他们肯定不敢这么想了。这也会催生市场对于恐怖主义保险的最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