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湖南的保费总量在全国名列第15位,在中部6省中名列第4位。今年上半年,湖南保费总量在全国上升到第13位,在中部6省中也上升到了第3位。
虽然近几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相对全国来看,湖南保险业仍处于水平低、规模小的状况。湖南保险业发展缘何吃力,困境在哪儿?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湖南保险业如何寻求新的突破?近日,本报记者对湖南保险市场进行了采访,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发有关湖南保险市场的报道。
就在今年5月,湖南保监局副局长刘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湖南保险的发展水平在中部6省中已掉到了倒数第2位。然而,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报表显示,湖南的保费总量已悄然位列中部6省第3位。
对于这样的变化,湖南保监局局长罗忠敏并没有表示出惊讶:“今年上半年的保费收入,湖南和中部6省中位列第5位的安徽省也不过相差了1.8亿多元。就是在去年的保费总量上看,也是湖南和安徽、山西相近。”
近几年,湖南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从2000年的50多亿元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115亿元;市场主体由2000年的6家发展到目前的15家(寿险5家、产险9家、政策性保险机构1家),专业保险中介从无到有,现已有保险专业代理公司24家,保险经纪公司11家(含7家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3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513家,保险营销人员6万余名。
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湖南财产险市场增加了大地、华泰和中华联合3家财产保险公司,加上此前已经开业的人保、平安、太平洋、华安、天安和太平等财产险公司,至此,湖南经营财产险的市场主体达到了9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对于财产险公司白热化的竞争而言,寿险公司至少表面上平静了许多。目前,湖南市场上只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5家经营主体。湖南已经有3年没有新的寿险公司进入了,不过,这种状况也许很快就会有所改变,因为太平人寿进入湖南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破除垄断经营、让市场主体充分竞争,是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如今的湖南保险市场,尽管违规经营、恶性竞争的情况仍然存在,但与前些年相比,市场秩序已经大为改观。一个以国有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体、众多股份制保险公司和专业中介机构、兼业代理机构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政策环境日趋有利
2004年1月,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我省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为保险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起到了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湖南保监局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协调,争取一些地方法规增加有利于保险业发展的规定。
对于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很多公司已深有体会,但一些现实问题仍令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感到无奈。
一位业内人士估计,前几年,湖南政府职能部门对保险业的检查比较频繁,各公司平均起来一年面临的各类检查达9次之多,“不过,目前这种情况已大为改观,但不当的检查仍然没有杜绝。”
记者了解到,湖南在政策层面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县、地一级对保险的了解很少,税收制约严重等。湖南财政收入靠地税,2000元为起征点,而同为中部6省的河南、安徽起征点是5000元,这就造成湖南的有些保险营销员做到1999元就不做业务了。另外,对营销员重复征税的问题在湖南也同样存在。
保险市场的发展一方面靠商业保险公司的自主经营,另一方面需要必要的行政推动。但有些时候,不当的行政推动就变成了行政干预,行政手段展业等不正当竞争情况仍然存在。
“我们当然是敦促各保险公司合规经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当然是查处违规的保险公司,对于其他的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将通过积极协调来争取解决问题。”由于这些年外部环境的逐步改善,罗忠敏说这番话时透着自信。
竞争期待理性回归
“有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竞争失去理性!”这是各保险公司的共识。一位崇尚稳健经营的老总告诉记者:“我们不会参与价格战,对于风险很大的或者没有利润的业务,我们是不会做的,我们要做的是强化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做好服务。”
这两年,由于竞争的加剧,有不少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大幅下降,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实际上,一项业务不能单纯地看是千分之几的费率还是万分之几的费率,如果通过精算表明,万分之几的费率业务有利润,同样值得去做。在实际承保的业务中,费率万分之几的业务赢利,而千分之几的业务亏损情况比比皆是。”对于费率下降的问题,有市场人士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一个明摆着的例子就是占据湖南财产险市场60%以上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去年全行业亏损,车险的费率也不就是千分之几吗?”
“市场上确实存在着某些业务承保费率过低的问题,有的业务亏损已成必然!” 湖南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学辉并不讳言市场上存在着“两高一低”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湖南保监局强调,一方面要加强依法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是引导经营主体转变经营理念。
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湖南保险行业协会已经开始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尤其是针对亏损的险种,湖南各公司8月12日已进行了首次磋商。对于达成共识的前景,郭学辉很有信心:“我们准备将已经产生亏损的单个险种的承保进行行业自律,一个一个来。消除明摆着的经营风险理应得到各个公司的响应。”
市场开拓走出围城
“目前长沙的竞争太过激烈,我们今后准备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的中心城市。”不止一位保险公司的老总对记者做出如此表示。
“现在有很多公司只是把眼光盯在原有的市场上,去抢别的公司已有的市场份额,往往忽视了对新市场的开发。” 一位业内人士吐出更多保险人的心声。然而,一个新市场的开发往往意味着付出更多,但开发好了,无疑收获也会更多。
实际上,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去争夺一个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市场和开发一个新的市场谁更划算,还不是一个容易算得清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市场和时间来做出回答。
另外,即使是激烈竞争的市场也不能意味着市场的竞争就已经很充分。
有数据为证,2004年,湖南全省共承保公众责任险1536件,保费收入不过是1107万元。以湖南相对发达的娱乐业来说,全省范围内的歌厅、舞厅以及综合性娱乐场所已达7000余家,娱乐业全年获得了60多亿元的收入,保险公司承保不足900家,保费收入也不过600多万元。承保率低固然有多种多样的因素,但数据摆在那儿,承保的空间还很大。
相似的数据肯定还能找到不少。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湖南人口6698万,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5%,很多公司的触角还没有伸到县及以下地区。湖南是保监会9个农险试点省市之一,农险业务的试点工作开展也已有序进行,而覆盖面窄,进程慢,及其政策性难题依旧困扰着湖南省农险的蓬勃成长。
“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湖南保险业目前的情况就只能是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了。”罗忠敏局长坦言,湖南保险业真正做大做强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定要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