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年金入市闸门打开,其风险管理变得越发重要起来。刚刚获得企业年金“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两个资格的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公司总经理王连万上周五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所获得的“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两个资格之间构筑起“防火墙”。
在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资格认定后,太平养老保险公司便宣布开始进入业务经营阶段,正式进军企业年金市场,同时将公司成长的目标确定为“中国企业年金领域最佳综合供应商”。
王连万表示,在目前信托型的模式下,受托人资格是在整个企业年金经营治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受托人代表着企业年金客户的利益。受托人不仅负责企业年金其他角色的选择和监督,而且在缴费、待遇支付、个人账户转移、制定投资策略以及投资绩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托人是否公正可靠是保证委托人资产的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王连万向本报记者表示,为了保持受托人“角色”独立性地位,太平养老保险公司目前设计的公司架构是,受托人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和汇报工作,该部门目前由曾经担任香港强积金管理局执行董事、目前为太平人寿总精算师的谭伟民负责;而风险管理部直接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部的直接负责对象为董事会;公司内的其他部门则向总经理负责,目的是把总经理和董事长的职能更加明确。
另外,王连万还透露,公司方面不会考虑建立自己的直销队伍,一方面,是因为人员数量的庞大会给公司成本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方面依然认为“受托人”为自己的主业,如果拥有了直销队伍,那么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难度也增加了。在谈到如不使用直销队伍将如何来扩大业务时,他表示,由于企业年金制度在国内出现的时间非常短,而从其制度设置来看是要求其他行业内的“牌照拥有者”一起相互配合,展开合作,因此,太平养老保险公司目前设计的销售模式主要还是和其他获得资格的机构沟通,这些机构在销售方面应该表现得更为积极。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对于人们关注的“辽宁试点”情况,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在获得相关资格后,试点中涉及的辽宁省直属的60家企业的企业年金计划按相关协议自动由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承接并进行市场化运作,这将是我国企业年金资格认定后正式启动企业年金市场运作的首笔标准企业年金业务,总金额大约在人民币2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