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央企负责人会议谈考核央企“一把手”能得到啥
|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
文字 〖字体:大 中 小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
来源:新华网
会议重点将谈考核,对于当前的股改热点可能将不会触碰—— 国资委2005年年中央企负责人会议19日在京召开。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此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问题,对于当前的股改热点可能将不会触碰,尽管国资委辖下的169家央企已构成庞大的“国资系”。 央企“一把手”们能得到啥? 据记者了解,此次会议公布的2004年央企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结果,只以ABCDE五等评级形式呈现,这也可能是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19日下午,国资委统计评价局、业绩考核局与相关部门将召开此次业绩考核结果的新闻发布会。对于去年发生中航油(新加坡)巨亏事件的中国航油集团以及此前媒体聚焦的未完成经营业绩任务的6家央企,将在考核结果中公布明确的评级。 央企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始自2003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工作会议,在是次会议上,国资委与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在内的20户央企首签经营业绩责任书,此后在2004年3月国资委又与150户央企签订了经营业绩责任书,直至去年11月国资委才最终与辖下所有央企负责人将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全部签完。时间跨度长,其中困难可以想见。 但即使如此,在去年年底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部分与会的央企“一把手”仍对是项考核存有疑虑:是否会按签订的责任书“真刀真枪”的考核?考核分类指标如何公平合理设置? 这些央企负责人的疑虑也不无道理,国资委属下的中央企业,多数关涉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命脉性企业,垄断程度之高往往使得负责人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有限,在世行发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季报”中也显示,国有企业总体利润率较高是原材料行业的企业表现不错所推动的。而部分央企又正处于转轨时期的国资退出行列,经营困难的现状由来已久,多是历史包袱,对于这些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的公正性更显重要。 可事实上,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对于与业绩考核基本指标相匹配的分类指标,国资委只说明将“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综合考虑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在责任书中确定具体指标。分类指标的模糊性,无疑加大了国资委与央企负责人签订业绩责任书时讨价还价的难度,这也是签订拖延时间较长的原因之一。 对央企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是国资委在切实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能,与国资委“真刀真枪”相系的是“一把手”们的“真金白银”;与“领导人员薪酬挂钩”的此项考核,不仅关乎面子,更关乎“位子和票子”。因此,是项政策甫一出台,国资委考核局局长即向媒体表示,业绩考核是要体现“出资人对资本经营效率和对资本经营回报的关心”,“出资人并不干涉企业的自主经营”,这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考核和过渡时期承包经营制的考核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尽管直到19日晚些时候具体的业绩考核结果才会公布,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专家对此项考核举措能否切实有效仍持有保留态度。 “(业绩考核)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在安邦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贺军看来,由于目前央企经营中非市场性因素过多,这使得业绩考核的结果大打折扣;此外,目前对于央企管理层尚未形成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仅靠管理者“觉悟”支持下的业绩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出管理层的实际业绩能力。 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主任赵锡军也认为,目前央企负责人以政治待遇进行弥补的激励办法还有待完善。 做强主业慎用行政之手 每次央企负责人会议,都少不了要对前一阶段央企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此次会议也不会例外,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在中国经济未来走势不甚清晰且大有“冷气弥漫”之势的现在,国资委研判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央企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此次会上又将会给央企负责人面授些什么机宜呢? 国资委成立以来一直在强调中央企业做强主业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保持央企在某些行业的控制力,减少多元化投资带来的效率低下。事实上几乎每次央企负责人会议都会“弹”这个老调,就在不久前召开的国资委粤港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李荣融还在不断强调做强主业的重要性。本月初,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布通告称,又有6家中央企业重组合并,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由172家调整为169家。 此次会议,做强主业仍将是讨论话题之一。但对于国资委倡导做强主业的方式,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多元化发展还是做强主业,应该多依靠市场的力量,多一些市场指标的考量。”贺军认为,对于做强主业,国资委不要搞“一刀切”、“拉郎配”。 事实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公开场合称,央企合并重组“采取自愿、协调的原则进行”,减少行政力度,国资委主要起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邵宁又说,2005年至少有10对央企进行合并重组,“今年该数量有望达到,甚至低于168家”。一边是国资委刻意淡化央企重组、做强主业背后的行政色彩,一边又对合并重组划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量化图,“行政之手”若隐若现。 “对于一些多元化发展的央企应该保持一定的弹性,不要下硬指标,重组合并不是都带来了好的效果,多元化发展如华润那样,经营得也很好。”贺军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