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商报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江苏企业年金论坛上了解到,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刚刚认定的第一批37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中,保险公司就有10家,占据了总数的27%。江苏企业年金市场的商机有多大?保险公司又如何去抢?记者采访了江苏保监局李劲夫局长。 企业年金商机无限 “企业年金”这个专有名词是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号令《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指企业及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享有税收政策安排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二重要支柱,属于市场范畴。 据江苏保监局李劲夫局长介绍,江苏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大省,2000年,江苏人口老龄化系数为12.62%,位列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国第三位。而到2020年,这个系数将达21.35%。届时,抚养每个退休职工的劳动力人数将由2000年的6个降为2.9个,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 据权威数据显示,今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10年总规模将达1万亿元。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将来也必是企业年金大省,带给各家金融单位的必然是无限的商机。 保险公司争夺企业年金蛋糕 面对企业年金这块诱人的蛋糕,各家金融单位虎视眈眈。保险公司有着20多年的经营商业养老保险经验,对于企业年金业务,在培训体系、销售网络、精算技术、方案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而2004年两个办法的出台更为企业年金制度的施行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江苏享受8.33%的企业年金税优政策。 论坛期间,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开元国际集团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定了企业年金意向性协议,可望拿到江苏企业年金第一单。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荣获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两个经营资格。据该公司董事长何志光透露,目前辽宁的企业年金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辽宁省60家直属企业积存的补充养老保险资金初步实现了商业机构管理。 专家预测发展潜力巨大 专家认为,我省的企业年金才刚刚起步,因此发展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年金主要是解决高收入阶层低收入替代率的问题,目前南京一些国有特大、大型企业,以电信、石油、铁路、石化等行业的部分国有企业,一些合资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都已为职工办理了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对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都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习生 沈卫宏 记者 黄高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