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国事保险要文
应对地下保单需提高自身竞争力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广东保监局副局长袁序成表示,打击“地下保单”,广东保监局手头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做。一要密切关注友邦(百慕达)全面停止接受内地客户投保后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反应,督促友邦(百慕达)做好过往签单的内地客户服务工作。关注友邦CEPA项目的进展和效果,组织调研,并适时予以推广。

    二要加强“地下保单”危害性的宣传。除了继续与新闻媒体合作,还要联合公安部门,增强打击“地下保单”宣传工作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三要开展粤港两地保单的比较研究。今年2月底,广东保监局启动了粤港两地保单的比较分析项目,召集友邦广州分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组成“两地保单研究小组”,拟通过科学方法测算港澳保险公司在广东省销售“地下保单”的总量,从居民消费需求、港澳保险公司销售动机、内地保险行业和保险主体的竞争优劣等方面分析“地下保单”的形成原因,分析“地下保单”对内地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完善打击“地下保单”的政策法律环境意见等。有关研究报告目前尚未定稿。

    四要跟进“地下保单”的相关投诉,展开调查。根据广东保监局和行业协会收到的“地下保单”投诉材料,跟进有关案件的调查进展,适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争取以典型案例教育公众,警示其他港澳保险公司。

    “地下保单”的根本问题解决绝不仅仅在于打击,这一点已在广东保险界形成共识。

    造成内地人士购买香港保险,也是有很多客观因素的。“香港保险市场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在产品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特色。加上内地居民近年来持汇数量的增加,客观上也有着外汇保单的需求,但内地保险公司还没有这样的产品。”

    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营销企划主管罗伟文表示,内地保险公司其实一直都在和境外的“地下保单”争夺市场,在内地保险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境外的“地下保单”一直占领着深圳的保险市场,只不过今天双方的竞争显得更加白热化罢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表示,老百姓往往最看重实际利益,就两地保险的比较而言,仅从赔付率就可区分优劣,还不说更深入的服务方面的差距了。

    这一点得到深圳平安保险一位人士的认同,目前国内的赔付率在30%至40%,而国外可达100%。

    “国外保险之所以能够产生高额分红和高额回报,主要在于其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和成熟的专家理财,而国内保险业由于投资渠道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产生高额收益,因此,高额分红和高额回报也便无从谈起。”香港民安保险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少军认为。

    “强调打击并不等于已经打击,而打击本身也有真打假打之分,还有是否真正打中要害。”王燕鸣教授认为,其实在所谓“地下保单”的问题上,背后隐含着港澳和内地多方面利益的博弈和制衡,“这应该才是监管之难的关键所在。”

    深圳一位保险业权威人士认为,港澳保单之漏终究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国内寿险公司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根本解决“地下保单”问题的出路在于彻底放开保险市场,让老百姓按照需要自由选择。

    “道理跟买菜一样,深圳的蔬菜又新鲜又便宜,香港人自然会跑过来买。”

 上篇文章: 国内艺术品保险为何难成“气候”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