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北省境内的18家保险公司,除少数公司保费收入同比持平外,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因而,湖北省总保费增幅在全国排第四位,仅次于北京、贵州和深圳,尤其财产险保费增幅在全国排第一位,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4.97个百分点。
在东部地区,上半年发展态势平稳,江苏省以总保费收入263.44亿元名列全国第二;广东省以保费收入增幅14.28%在东部各省领先(详见表二)。
中部各省增势喜人
在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中部6省中,除保费收入排名第一的河南同比略有下降外,5省的总保费收入、产寿险保费收入均呈正增长(详见表一)。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提升行业整体赢利水平,是湖北保险市场取得高速增长的“秘诀”之一。财产险公司组建车险自律公约执行小组,遏制公务车保险招投标过程中的恶性竞争;湖北保监局和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各人身险公司重新签署了《银邮代理自律公约》,与省银行业协会召开了联席会议。今年,湖北大部分地区银行保险手续费费用率基本控制在了3.5%以内。上半年,湖北车险实现承保利润1.4亿元,预计承保利润率为13.12%;9家财产险一级分公司预计利润总额2.32亿元,预计利润率为11.07%。
山西省的人身险保费增幅17.83%,名列中部地区第一,比全国寿险公司的平均增速13.36%高出4.47个百分点,增幅排在全国第5位,比上年同期的增速加快了10.87个百分点。寿险公司主推的传统寿险、健康险、万能险占比有所提升,尤其万能寿险,增长最快。该类产品2005年上半年实现保费4863万元,同比增长了224.03%,是业务增长的亮点。
贴近安徽省情,安徽保监局全面实施县域发展战略。2003年,全省的县域保费收入25亿元;2004年为34亿元;今年上半年,仅中国人寿县域业务保费收入就占其总保费的50%。
此外,在安徽实行861经济行动计划中,当地保险公司在保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介入,承保了20个工程项目,保费收入接近3700多万元。财产险业务总体增长较快,增幅比总保费增幅高出12.13个百分点,对总保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24%,对市场起到了拉动作用。截至6月末,安徽省境内的财产险公司实现账面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14.14%。
河南保监局以“发展中回归理性”总结上半年河南保险市场,寿险公司实现由投资向保障回归,产险公司逐渐将发展重心转向企财险、责任险等非车险业务,车险的承保利润率上半年同比上升5%。
江浙营销员持证率超过70%
上半年,东部各省的发展态势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江苏、浙江两省营销员总量都在减少,但持证率均有大幅度上升,而且专业中介市场发展较快。
截至6月末,江苏全省保险营销员有11.98万人,比2004年末减少1.82万人;全省营销员持证比率为72.12%,比一季度末提高了8.6个百分点。专业中介市场较快发展,全省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78.35%。
浙江的经济比较发达,择业机会相对较多,寿险营销的增员难度加大,留存率不断降低。上半年,全省营销员人数比去年底下降了1.1万人,降幅达到17%。即使这样,浙江保监局始终始终狠抓营销员持证上岗制度,在全省6个地区建立了电子化考试中心,目前持证率已达74%,同比提高了28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上半年,浙江全省(除宁波外)新开专业中介公司15家,已覆盖除舟山以外全省的所有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