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成为第143个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将促使我国各个行业的升级和换代及各个产业的重组和再造。外资进入一些行业还会对国内同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相当大的压力,保险行业首当其冲。外资保险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将使中国保险市场的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保险市场上的竞争也必将更为激烈。为了了解我国居民在保险市场上的购买行为及特征,丰凯兴信息咨询公司于近日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大都市的798个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多数家庭购买了保险。 市场经济体制在高效率地创造大量物质财富并为人们带来创业和发财机会的同时,也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今日是在业人员,明日就可能成为失业人员;今日是腰缠万贯的老板,明日就可能成为负债累累的穷汉;今日还在某风景区健步观光,明日就可能住进病房……生活中的这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就促成了人们对保险业的需求。人们也逐步地认识到购买保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障他们平稳生活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次调查获知,北京,上海和广州有66%的家庭购买了人寿保险,三地比较来看,上海市民购买的比例最高,占被访户的76%;其次是广州,占被访户的63%;北京市民购买的比例相对低一些,占被访户的55%。 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最畅销的三大险种。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对其购买状况也反映了其畅销的程度。这次调查获知,在京、沪、穗三地,家里有人购买过养老保险的住户比例为35%,购买过医疗保险的比例为34%,购买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比例为31%,购买过子女教育基金保险的比例为19%,购买过保障类寿险的比例为14%,购买过家庭财产保险的比例为12%,购买过车辆保险的比例为9%。以上数据显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最畅销的三大险种。分地区看,广州住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比例达35%,高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购买比例。北京和广州购买车辆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2%和15%,显著高于上海的4%,这和当地的汽车占有情况有关。北京和上海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比例均为13%,高于广州的9%。 今后半年,有53%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医疗保险,位于第一位;有28%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有24%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养老保险,有22%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有18%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子女教育基金保险。未来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在所调查城市中,几乎没有差别。但对于其他保险,不同城市中的被访者的需求略有不同。在北京,处于第一位的仍为医疗保险,有一半的住户打算购买;排列在第2至5位的依次为重大疾病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子女教育基金保险,分别有31%、29%、29%和19%的住户打算购买。在上海,有53%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医疗保险,位于第二和第三位的依次为意外伤害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分别有28%和25%的住户打算购买,打算购买子女教育基金保险和投资理财类保险的住户比例均为17%,养老保险受关注的程度不高。在广州,有59%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医疗保险,有39%的被访家庭打算购买养老保险,打算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住户比例均为24%,计划购买子女教育基金保险和车辆保险的住户比例均为17%。 3.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中资公司仍唱主角。 从居民购买人寿保险的情况来看,中资保险公司目前仍在我国保险市场上唱主角。有53%的居民选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位于第一位;有38%的居民选择中保人寿保险公司,有19%的居民选择友邦人寿保险公司,有17%的居民选择太平洋保险公司。 三地比较来看,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和广州拥有较多的客户,分别为被访人群的30%和20%,但友邦在北京的市场还没有开展。新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北京的占有率显著高于其在上海、广州的占有率;友邦、中保康联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的占有率显著高于其在北京、广州的占有率;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在广州的占有率为55%,显著高于其它两市;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广州的占有率相对低于其它两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