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对于人类现在与未来意义重大而又影响深远的势态发展,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的计算技术、新材料与生物工程;而在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经济金融领域内,同样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势态发展则是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金融工程化。上述两方面的发展都正在并将继续对全球,以及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稳定产生前所未有的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回顾以往,大体而言,近一二百年的历史变迁表明,由十九世纪发端发展,二十世纪不断推进提升的现代化,是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消耗为主体的工业化为轴心而运转的;可以断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以对社会资源,特别是知识与信息的利用消耗为主体的知识化、信息化与金融化为轴心而运转的。当然,观察理解这一势态的理想之地是发达国家,而众多发展中国家则正处在各自不同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与过渡性状态之中,不可等量齐观,简单类比。然而无论如何不同,这一态势对一切国家与民族来讲,都将是共同的和不可避免的。而且,不管是处在以自然资源的利用消耗为主体的工业化为轴心的发展阶段,还是处在以社会资源的利用消耗为主体的知识信息化为轴心的发展阶段,亦或是二者并存并进的阶段,或者是由前者向后者的过渡阶段,就发展进程而言,二者是相互紧密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深化。人们切不可以为可以不要前者而凭空孤立发展推进后者,香港、新加坡是一个城市或城市国家,是特例,不足以效仿,然而对全人类、对大国和大多数国家而言,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唯一能将此二种发展状态或阶段紧密联系、激发、推动、配置协调起来的要素便是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上述二种“轴心”的核心。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所准备与行动,将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在许多方面,几乎可以说已经完全不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全人类的历史性变迁。充分意识到这些变迁,时刻关注与研究这些变迁,趋利避害、冷静而科学地驾驭这把祸福相依利弊相兼的“双刃剑”,是21世纪立国强国之基本战略问题。 本文拟从十三个方面概括地阐述这一系列巨变,以引起更多的研究与讨论。 一一现代金融对于世界与中国都具有极端的战略重要性。在传统上,金融是一国内部的一个行业性、业务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现代金融从正反两方面展示了它对国别和全球的极端战略重要性,这是百年金融一系列巨变中最为首要的一点。它集中表现为:(1)当代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其核心的经济,是日益金融化的经济,是金融经济。(2)金融具有极端的战略重要性,它已成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一个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3)当代金融问题,首先是全球性问题,然后才是区域性、国别性问题;首先是战略性、宏观性问题,然后才是战术性、微观性问题;首先是理论性问题,然后才是决策性、政策性、行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和操作性的实践性问题。(4)金融问题将是21世纪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必须慎重严肃处理的首要战略问题,也将是大国间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经济外交,特别是金融外交将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与影响。(5)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和各国间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伴随经济金融活动、人员流动、资本外逃、汇率变动等途径产生严重的“财富转移效应”,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并采取相应对策。(6)反对“金融霸权”,防止“金融侵略”、维护“金融安全”,将获得与传统上以反政治军事霸权、防止军事侵略、维护以领土与军事安全为主体的国家安全同等的甚而是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金融本身的脆弱性、联动互动性、高度流动性和全球性战略性宏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