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使然。(7)中国在21世纪的基本战略目标应是在建设经济强国的同时建设金融强国。在当代,不是金融强国的经济强国是不存在的,或者换言之,不建设金融强国就难以实现经济强国,建设金融强国会大大加速与强化经济强国。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欧元的启动与流通其深刻约经济与政治原因就在于此。(8)中国应在国家一级集中人力物力强化对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资本自由化、人民币国际化和逐步使之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之一等问题的研究与准备,并应对国家间的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经济金融组织采取比前更为积极、主动和更富建设性的态度与政策。 一一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经济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融合及社会财富或资产日益金融资产化,并由此带来了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本身成为庞大金融体系的一个分子和微观影响因素,金融体系的任何波动与危机也越来越和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的利害关系联系起来……这是百年来金融一系列巨大变迁中的基础性变迁。一般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刻表现,但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金融金球化,只有在经济日益金融化的条件下,金融全球化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和逻辑的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国内外理论界对于经济金融化的关注尚未提到其应有的理论高度,常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满足于停留在对经济金融化的具体表现的描述性现象中。这是值得注意的。 金融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和表现,金融更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与进程。金融全球化不仅使经济全球化更加完整、彻底和丰富,而且通过提高市场效率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并以此实现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和福利增长,但即使如此,这一点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和必然的,它更可能是非均衡的、非普遍的,或者甚于是理论上的而非现实的。金融全球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其反面的和不利的效应和影响,成为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一一经济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和融合,且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我在1998年的讲话与文章中曾说“离开了金融的经济,不再是现实的经济;离开了经济的金融,已不再是现实的金融”。这既是经济日益金融化的结果,也是经济更加金融化的原因,这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对经济的单纯从属地位和简单的中介性功能,也使金融进一步超越单纯的货币银行业务行业部门的微观性特征,提升了金融的全局性、宏观性、战略性、全球性地位。金融成为主导性功能激励因素,彻底改变了传统上金融对经济的从属性、工具性与被动性地位。 一一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复杂化。随着科学技术、金融的电子化、工程化和自由化的发展与深化,金融创新异军突起影响深远。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不同成本、不同价格、不同风险、不同收益和不同效率的金融商品,特别是金融衍生商品层出不穷,达几千种之多,这就极大地降低了资金运行成本、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了资本的流动速度、改变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使金融监管及其国际协调难度更大、紧迫性更强。在分散或降低微观金融风险的同时更提升与累积了宏观金融风险,这一点应予强调。所谓金融期权期货交易是“零和”交易的说法,只是在两个不同的微观交易主体之间是“零和”的,无数个这样的微观“零和”交易在提升和累积着全局性宏观金融风险,这是不能忽视或被机会主义地人为淡化与掩盖的。否则将是十分危险的。 一一金融结构的巨大变迁。金融结构可以是狭义与广义的。狭义的金融结构可以仅指如戈德史密斯所指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的数量变化,也可以是我本人特指的短期金融与间接金融同长期金融与直接金融比例的不平行发展与不均衡发展,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逆转,即“金融倾斜及其逆转”。广义的金融结构就要复杂得多了。它可以包括全球不同类型国家或一国不同时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商品、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的数量变化(比例)与质量高低,上述因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要素的变化与比例等。 在复杂的金融结构变迁中,最核心的一种结构变迁就是前面我本人特指的所谓“金融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