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国华人寿遂成立了经纪代理服务部,辅导业务单位自行创业成立保险代理公司。并且扩大营业范围,除了自营业务单位拓展业务来源,更是全面性开放与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创保险经纪代理制度之先河。 公元1998年由于银行法修订,开放银行机构可自行成立保险代理公司,开始拓展保险业务。由于台湾银行业在1993年开放新银行成立,而申请成立之银行太多又受州金融风暴影响,产业倒闭外移,因此坏帐、呆帐许多,且国际金融利率不断的调降,让银行之经营也极度的困难,银行也一直希望能拓展业外之收入,顺应法令修正可设立银行保代业务,所有银行皆纷纷跟进成立保险代理公司。台湾地区第一家银行保险代理公司,首推台新银行成立的台新保险代理公司。设立第二年即2000年保费营收就突破20亿新台币保费收入。由于台新银行的转型成功,顿时全台湾省各家商业银行都成立了保险代理公司,抢食保险这块大饼,因此自1992年开放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之成立后,直至2001年保险中介公司如雨后春笋似的成立近900家,营销人员也突破三万人。 三、台湾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环境概况 A.台湾保险市场沿革 台湾属中国的一部份,论血源、文化、语言都与中国大陆相同,因此更是国际间各国视为前进大陆市场的跳板。就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来说,仅以台湾保险中介市场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作数字分析报告。 台湾保险市场于台湾光复后只有台湾人寿及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两家公营机构在经营人寿保险。公元1962年,台湾政府鉴于国民经济繁荣,所得提高与物价稳定,准许民营保险公司成立先后共成立了七家寿险公司。公元1987年台湾政府对美开放国内保险市场,每年准许美国产、寿险业之股份公司在台设立分公司营业,公元1993年起,开放国人申设保险公司,同年并正式开放保险中介人证照考试与保险中介机构开业,保险中介机构遂开始于台湾保险业中快速成长,突飞猛进。公元1994年开放世界各国保险业得在台设立分公司营业。 B.台湾保险业发展史 台湾整体保险市场,早期国人因对保险业不甚了解,因此投保保险也就意愿认同度不高,相对的投保率也就显得比欧美国家来的较低。过去的台湾保险市场,大多以投保养老储蓄保险为主。直到公元1987年台湾政府对美开放国内市场准许美国产、寿险业在台设立分公司营业。由于美商市场进入台湾的开放因素因而带进台湾对死亡保险与生死合险之市场认识。由于国民所得的提升,台湾地区也因国民生活较富裕而对风险的认知性提高,因此台湾本土市场刮起一阵投保保障型保险的风潮,进而带动了投保率的成长。投保率从公元1987年仅25%—1993年成长到4.5%投保率,当时每成长一个百分点的投保率即净增加了50亿元台币的保费收入。 公元1993年,台湾政府开放台湾境内国人申设保险公司,并且推行了全民健康保险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强制性要求所有民众都得参加,此项社会医疗保险且未参如者将遭受高额罚款。而由于此全民健康保险所有参加者,在前往医疗院所就诊时,都得自行负担医疗部份费用,其比例自10%—30%不等,有些医疗项目政府甚至不补助,民众得全额自行负担所有医疗费用。 由于此项制度之推行,各家保险公司遂推出了许多医疗健康险来促销民众以购买商业保险健康医疗险,用来提高医疗品质暨弥补社会保险之不足性。因为此乃全民运动,因此更是造就了新设立保险公司与既有保险公司业者抢占市场的大好机会,市场投保率也自公元1993年45%—1998年成长至正式突破100%。 公元1998年由于修正保险法,台湾地区政府开放14岁以下孩童可单独购买人寿保险。此一法令通过保险业正式进入高峰期,各家保险公司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全力冲刺14岁以下孩童保险这块大饼。每位身为父母者也都愿意为子女规划未来的保险计划,保险的热卖期此现象一直持续至公元2000年,台湾地区的投保率也正式突破120%的投保市场。 公元2000年此20世纪末,全球地区因普遍性的不景气,利率不断的调降,相对的也影响了寿险公司的寿险分红利率一直滑落,造成了保险公司利差损现象。日本著名的再保险公司协荣人寿,更是因利差损太过严重而宣布倒闭。因此台湾地区的所有保险业者为避免重蹈覆侧,遂开始停卖既有的保险商品,调降所有保险商品的预定利率,但由于预定利率愈低保费相对的也愈高,此时台湾保险业开始进入停卖效应,整体保险业处于热卖期,直至公元2001年度末,台湾保险市场投保率也突破了145%的投保市场,自公元1998年—公元2001年期间,短短几年中整体投保率成长了45%,而每成长一百分点的投保率就净增加60亿台币的保费收入。以上即是台湾地区保险业近代发展史。 C.台湾保险中介业整体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台湾保险中介业在保费收入整体保险市场占有比例,设立公司家数、业务员人数、暨市场业务人员占有比例,以下即透过图表来表示其概略成长情况。 表一 保险业整体保费收入表 单位:新台币/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