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6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出席江苏保监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联合召开的“江苏保险业服务‘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研讨会”上指出,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保险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而且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保险业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蒋定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佩佑、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等当地领导出席了研讨会。江苏十三个省辖市和部分县(市)政府的领导、经济专家以及江苏保险界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 吴定富指出,近年来保险业在保障经济发展、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辅助社会管理和支持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结合江苏实际,保险业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为实现“两个率先”战略服务。一是要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服务。当前人们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提高,需要保险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二是要为城市化战略服务。通过大力发展商业性养老、健康医疗保险,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压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进人民福利。三是要为“三农”服务。积极探索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使“三农”保险成为保险业做大做强、服务大局的新的着力点。四是要为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服务。保险是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有效促进手段,良好的保险服务体系是优化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方面,保险业要深入研究外资企业保险需求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优化当地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险保障服务,使出口信用保险真正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自我发展的“避风港”,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五是为民营经济服务。保险业要立足市场,发挥保险在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主动深入企业内部,为企业查找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企业的“保健医生”。 吴定富强调,保险业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一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下一步工作重点要转到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上来。各股份制保险公司都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经验,关注产品结构和公司盈利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各公司要不断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更深层次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二是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各公司要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努力提高社会的保障水平,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提高产品、服务、营销和管理质量的非价格竞争,使保险更加贴近人民群众需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不断改善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提高公司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三是要加强内控,切实防范化解风险。保险公司要站稳脚跟并扩大市场份额,首先要夯实自己的管理基础,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发展越快,形式越好,越是要注意防范化解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不管是总公司还是分支机构,一刻都不能放松,各级分支机构要把风险防范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抓好落实,实现保险业既快又好地发展。四是要勇于创新,诚信经营。根据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保监会在今后的监管中,将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分类监管和分类指导。在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保险业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方面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些,为其他地区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积累经验。各公司要坚持诚信经营,对员工持之以恒地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要视诚信为保险业的生命线,共同维护好、利用好保险资源,树立保险业良好社会形象,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蒋定之要求江苏保险业要充分认识到保险业加快发展对服务“两个率先”的重要性,要求江苏保险业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和作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关心、支持保险业的发展,加强配合协调,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促进保险业为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