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区域限制放宽影响长远 专家称其将为保险业发展带来四大利好 从2003年10月1日起,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限制将进一步放宽。保险业内一位资深专家近日指出,此举将在至少四个方面对保险市场繁荣发挥长远的推动作用,其影响远不止于跨区域经营本身。 这位专家说,允许保险公司跨区域经营,将优化市场结构分布。目前中国近60家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沿海城市,其分支机构虽然在各地均有设立,但多数也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的不均衡性。这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30多家外资公司几乎全部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又没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所以其市场份额还占不到1%。放宽经营区域限制规定的出台,将促使各公司在机构设置上放眼长远,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客观上进一步优化市场的结构分布,促进保险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是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最大的三家产、寿险公司的业务分别占到产险市场份额的94.8%和寿险市场份额的91.1%,个别地区仍然处于独家经营的状态。中国保险市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几家大公司对市场的高度占有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情况不利于保险市场竞争,也不利于保险业的长久发展。放宽经营区域,将使新老公司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利于在区域市场上促进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繁荣保险市场。 放宽经营区域限制也有助于保险业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客户。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实施,但在西部市场,除去几家大公司外,其他保险公司大多只在省会城市设立了分公司,业务区域仅限于省会城市。专家认为,放宽经营区域限制可以使各公司投身到西部经济建设和农村市场中去,满足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地区的保险需求。 放开经营区域限制,保险机构特别是中介机构参与市场经营的限制也将进一步放开,市场竞争将更加活跃。从目前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保险公司的管控能力来看,有人对放开限制后的市场秩序表示担忧。这位专家对此评论说,放开限制肯定会对保险监管提出挑战。但这也将从客观上促进监管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思路、监管措施。这对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无疑是长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