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我省连续遭遇极端异常气候,从凝冻灾害、旱灾到今年年初的雪凝灾害,给农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使灾后恢复生产面临更大的困难。农业保险,几反几复仍处于低谷,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把小雨伞,看起来很美。
历程 两起两落
我省农业保险自1958年底全面停办后,到1983年开始恢复,经历了两次业务量逐步扩大到萎缩的过程。
1992年,人保贵州省分公司的农险保费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1993年,保费收入2564万元,占整个贵州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6%左右,达到了高峰,农业保险品种多达32个。
1994年成为一个转折点。一直处于经营亏损的农业保险业务急剧萎缩——32个农业保险产品基本“消失”,仅剩下森林和烤烟保险。
农业保险,如果按商业化运作的要求制订保险费率,农民根本保不起;如果按农民能承受的标准制订保险费率,则保险公司赔不起。农业保险高赔付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费率,而高费率又让收入微薄的农民难以接受,农业保险便走进了日渐萎缩的“怪圈”。
2007年8月,中国保监会紧急要求各地保监局、相关财产保险公司迅速启动“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保监会确定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及安信、安华和阳光等几家保险公司承担母猪保险试点工作。而这些公司中,当时只有人保财险在贵州有分支机构,因而,近几年来贵州能繁母猪保险业务都由人保财险承保。
2007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054万元,2008年开始下滑,2010年仅851万元。
现状 杯水车薪
目前,全省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贵州省分公司”)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
2010年,人保财险贵州省分公司农险保费收入851万元,同比减少4612万元;赔付支出1735万元,同比减少6993万元;经营亏损17.7万元,同比减亏960万元。
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收入615万元,同比减少4691万元;赔付支出1514万元,同比减少6882万元;利润225万元,同比增长1366.9万元。能繁母猪承保量大幅度下降,而盈利能力却明显有所好转。
其它农险保费收入235万元,包括水稻保险、林木保险、烤烟保险等。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雪凝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56.55亿元;2009—2010的连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1.8亿元;截至2011年1月31日,雪灾造成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5.19亿元。与农业受灾损失相比,农业保险只是杯水车薪。
虽然农业保险在我省已开展了20多年,但农业保险功能不仅没有增强,反而日见萎缩,几乎呈“裸”态——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未能有效发挥。
对策 各方合力才能撑起保护伞
嘉宾
钟蕉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农业保险部总经理
蒋志勇省财政厅综合处处长
李兰丽省林业厅法规处处长
瓦庆荣省农委畜牧畜医办公室主任
钟蕉阳
我省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甚至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高风险、高赔付是农险的特点,我省农民收入低,文化水平不高,风险意识缺乏,没有政府政策扶持,仅靠农民独立承担保费困难重重,应打破“谁种田,谁承担风险”的传统思维。
目前,中央财政补贴保费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有16个,而贵州仅得能繁母猪和奶牛两个品种。但养殖业险种风险极大,贵州人保自2007年开展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以来已亏损2400多万元,极大地挫伤了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对农业保险几乎“望保却步”。
其次,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低。我省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面大,虽然有参保需求,但农民交费困难,风险意识又淡薄,保险赔偿毕竟是“明天”的事,今天有钱不如打酒喝,这种心态普遍存在,致使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低。农业保险高费率与农民的低承受能力之间的差异,使农民“望保兴叹”。
再次,道德风险大,逆选择问题严重。保险公司除承担自然风险外,还要承担道德风险。对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虚报骗保现象时有发生,“死亡率”居高不下,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使农业保险不能稳定健康发展。保险公司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对一些风险大的险种,要么停办,要么提高费率,从而导致险种萎缩或投保负担加重,抑制了农民的参保欲望。
最后,保险公司管理水平、产品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加之业务办理流程繁琐,也反过来打击农民参保积极性。
先进国家的成熟农业保险,也有很强的政策性,或者将农业保险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专营,或者对商业保险公司给予资助、补贴,比如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的经办费用,采取减免一切税收等方式,鼓励其发展农业保险业务。
面对种种困难,保险公司也一直在探索,针对能繁母猪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公司正在试点和基层畜牧部门联合承保,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保模式,调动基层畜牧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解决协调费用高、勘查成本大的难题。
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降低保险经营成本。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先由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自行开展种植业、森林、大牲畜以及其它地方特色农险试点,同时,积极向中央财政申请对贵州更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让千千万万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风险保障。
蒋志勇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政府的支持是长期的多方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其中之一。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政府是体现在“引导”上,根本是各涉农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保险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省级财政积极支持农业保险,对能繁母猪保险,省财政每年年初就按各地申报存栏头数预拨款,去年因为承保量大幅下降,各地该项资金都有结余。
去年12月,省财政厅、省林业厅、贵州保监局已联合下发《关于启动我省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我省森林保险试点工作将正式启动,对开展森林保险的县,原则上按照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30%,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未到位前,中央补贴部分暂由省级财政垫付,保费补贴由各市(州、地)根据实际开展情况向省财政厅申请,省财政核实后列入年度预算安排,同时向中央财政申报补助。这样,地、县及农户三方,就只承担保费的40%,负担就不大了。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申请国家财政支持,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应高度重视,保险公司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提高效率、防范道德风险也十分重要。
面对农业保险这个大市场、低收益的情况,特别是贵州农业的特殊性,如何才能做好农业保险,值得各级政府部门和保险机构研究和探讨。
李兰丽
我省林权改革已基本完成,林权的受益及风险都将由林权所有人享受和承担。
林业是个长线投资,经营时间以年计,经营过程中,存在气候异常、火灾、甚至人为破坏等诸多风险,非常需要风险分散机制。
森林保险,不仅有利于减缓农民的灾害损失,减轻农民负担,降低林业风险,另外,它也是林山抵押贷款的必要条件,为农民融资提供了方便。
搞好林业保险,要靠政府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保险公司和林权所有者共同努力。具体说,就是政府要积极推进,加大扶持力度,经办的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把工作做细,老百姓要树立保险意识,学会花小钱买“放心”。
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的各地林业局,要利用自己熟悉情况的有利条件,针对我省林地地形复杂、零碎的特点,为保险公司调查勘查、理赔等提供信息和方便,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
鼓励甚至协助农民成立林业合作社,这样,保险公司直接和合作社打交道,不必面对单个农户,能提高承保效率,降低经办成本,同时,农民也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
瓦庆荣
保险公司应该多方面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经办人员不足,应该探索思路,调动基层畜牧人员、村干部以及当地合作社领头人的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发挥他们的潜力。
通过能繁母猪保险,农民明白了保险的道理,尝到了保险的甜头,停办不利于培养农民的保险意识,甚至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农民的保险意识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几年前的新农合、新农保,农民一样不接受,而尝到甜头后,不让他们投保怕还不行。
连续几次大灾难,政府能及时补贴扶持,保险公司因势利导,也许正是培养农民风险意识的良机。
眼下的农业保险虽然“无人来嗅”,但毫无疑问,这是一块“大蛋糕”,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行业来说,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做好了,迟早会成为“香饽饽”。
经验 人保财产盘县分公司两个效益协调发展
2010年,人保财险盘县支公司能繁母猪保险和烤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73万元、126万元,合计499万元,占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45万元的近59%,承保能繁母猪5.3万头,占全省承保量的近52%。
“公司能坚持做农业保险业务,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经理朱世宏介绍。“2007年开办能繁母猪保险时,养殖户缴保费情况不理想,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于较为贫困的乡镇,由县财政替农户承担自缴部分保费,受灾后赔款全部支付给参保农户。对保险公司农业保费收入,税收全免。”
“没有相关基层部门的配合,我们的农险业务不可能顺利开展。”朱世宏说。“通过基层畜牧人员,我们把能繁母猪保险知识、索赔流程以及公司电话号码告知养殖户,方便他们报案和索赔。而乡镇烟草站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定损、发放赔偿费、公示等等,他们都是‘主力’。”
为方便乡镇畜牧人员工作勘查现场取证方便,保险公司给每个畜牧站配了相机。“没有更多报酬,但办理业务时优先,工作上提供方便,让他们心里舒坦。这是能做到的。”分管农业保险的副经理张兆康说。
简化投保、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在整个理赔过程中,农户只出面一次,理赔、付款都由畜牧人员集中办理,集中兑付,各乡镇理赔案件,一个月之内必须结清,让农民拿到赔款,这样既节约了勘查费,又方便了投保人。张兆康介绍说。
保险公司、地方政府、农业部门间的良好沟通,密切配合,也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之本。每当召开全县畜牧工作会,保险公司必到场,借机交待注意事项,听取意见。畜牧局对基层畜牧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严禁虚报造假,要求把协助养殖户投保、理赔等工作,当成分内事。盘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唐世政介绍。
曾有一农户的母猪死亡后,因耳标遗失,索赔遇阻,但其防疫资料齐全,耳标号有记录,畜医能证明该母猪投了保,经畜牧局和保险公司领导协商,农户得到了赔偿,保险公司也赢得了赞誉。
随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盘县养羊户越来越多,养殖量越来越大,一些养殖户提出参保要求,畜牧部门一方面向上反映,一方面和保险公司协商,希望增加能繁母羊保险业务,尽量为养殖户分散风险。
自2007年以来,盘县支公司累计保费收入1500多万元,实现利润25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企盼 后顾之忧谁能解
雷长春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希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
年初的雪灾,我如同做了一场噩梦。
2007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阻,来到松桃,投资200多万元,办起了养猪场。
当年年底,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出台,畜牧人员上门代办手续,承保一头能繁母猪,自己只支付12元钱,各级政府部门补助48元,我把符合投保条件的全入了保。
养殖业是高风险行业,但绝不是高利润行业,虽然不是全额保险,但一旦出事,投了保险,就还有底子,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2008年,我的养猪场陆续有母猪死亡,保险公司按每头均价1000元给予了赔偿,总算是“有保无患”。
去年,听说保险公司不再承保能繁母猪,养殖的母猪就脱了保。
我的养羊场在松桃盘石镇海拔1500多米高的山上,去年秋才购进了1000多只种羊。防疫和养殖技术,我没说的,几个月时间,羊就适应了环境,并就长得毛光水滑。
今年初那场雪灾,山上的最低气温达零下10度。我的羊死掉了500多只。
在这种天灾面前,人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羊场和猪场的总损失超过100万元。要是所有牲畜都可以保险,要是同能繁母猪一样,国家给保费补贴,我一定会参加保险的,按母猪保险的自费比例,保100万元,我自己才出1.2万元,当然可以承受得起。
损失已上报,期望得到政府的补助,但听说松桃自治县畜牧业损失上千万元,指望补助的人多着呢,所以不能抱过多希望。
得到救助,额度非常有限,还觉得受人恩惠,如果参加保险,受灾后向保险公司索赔,那是按合同办事,名正言顺,心态不一样的。
受点累不要紧,受伤很难过。搞养殖真的很难,希望政府能为我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杨泽友遵义县沙弯镇跃进养殖场老板
保100头母猪,才交1200块钱,还不到一头母猪的本钱,能买个放心,睡个踏实,我们养殖户都愿意进保,今年我们那儿好多人家都冻死了母猪,因为没有投保,只有喊天的份。
要是畜牧人员还是像以前一样,上门为我们办理投保、理赔等手续就更好了,我们自己跑保险公司,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手续麻烦,我们看着都头痛,我希望,能繁母猪的保险不仅要搞,最好是能够增加更多的保险品种,投保和索赔手续最好再简化些。
政府部门给我们提供一些服务,保险给我们化解一些风险,我们养殖户才能专心搞养殖。
张妞云盘县红果镇西铺村养殖户
这次雪灾把我整惨了,能繁母猪死了16头,都是我从上海买回来的好品种,拉到家,每头成本在8000元左右,心痛死了。加上肥猪、种猪和仔猪,共死了151头,损失30多万元,现在只有300多头猪了。
向保险公司报案后,保险公司和畜牧站工作人员都来看过现场,听工作人员说,去年的保险到期了,今年的因为上级要求用能繁母猪专用耳标,还没来得及办手续,暂时还没得到赔偿。
据了解,因为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人保财险合作,要求启用能繁母猪保险专用耳标,今年的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与去年承保期未能有效衔接,存在脱保期,今年入保的能繁母猪,要配带专用耳标、重新造册、重新录入相关资料。以后入了保的母猪,会带着双耳标,一个防疫耳标,一个保险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