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三季报悉数发布完毕,随后接踵而至的是三季度行业数据的发布。
延续半年报态势,四大上市险企中,除中国平安(34.970, 0.36, 1.04%)逆势上涨外,中国人寿(21.990, 0.32, 1.48%)、中国太保(29.790, 0.47, 1.60%)、新华保险(42.780, 0.66, 1.5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
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5168.26亿元,同比增长32.18%,保险业资产总量14.6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8%。但保险业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预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5.68%,增幅较上半年收窄。行业资金使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业仍被“国家队”所看好。尽管净利增速整体并不理想,但上市险企三季报中显示,“保险四巨头”中有三家都获得了证金公司的微幅增持。而同期,证金公司减持了多家银行股和券商股。
数据显示,证金公司持有中国人寿的股份比例由今年上半年末的2.03%增至三季度末的2.09%,持有中国平安的股份比例由4.02%增至4.05%,持有新华保险的股份比例由2.79%增至2.86%。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业今年三季度的表现呈现三大主要特点:一是净利润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二是业务端保障业务延续回归态势;三是投资端利率下行寻突破。
在业务端,转型压力仍存,转型之路仍在途中;在投资端,低利率和优质资产荒,让险企不断开拓新的投资渠道,而回归保障、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结构转型几乎成为几家大险企在人身险业务上的共识。
在净利润方面,四大险企和行业趋势保持同步。除中国平安外,三家上市险企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都出现下滑,不过降幅有所收窄。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5.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02%,但这一数字与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7%相比,降幅有所收窄。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净利润降幅也有所收窄。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7.86亿元,同比下降44.6%,与上半年同比下降50.64%相比有微幅回升。
和整体业务结构相关,保险公司的净利润也受到业务结构的多方面影响。如中国平安,多元化金融的格局支撑利润向上,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则主要以寿险为主,中国太保寿险财险双轮向前,因此四家上市险企的业务结构和策略亦影响着其整体的利润情况。
在业务端,转型和回归保障是行业大势,在四大险企财报中的几项典型数据可见端倪。
寿险业务方面,总体增速较快,退保下行非常明显。以大刀阔斧推进转型的新华保险为例,其前三季度公司保费结构优化明显,一方面个险新单增速较快,银保渠道深度调整,另一方面期缴业务增速较高。从结构来看,银保渠道占比持续下滑10.8个百分点至37.4%。退保率方面,三季报报告期退保率5.3%,比去年同期降低3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前三季度退保金为82.96亿元,同比下降46.9%。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健康险仍保持高速增长。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处长段海洲向界面新闻透露:“前三季度健康险原保险保费为3430.41亿元,同比增长86.77%。”
近两年,健康险业务一直增长较快,成为险企和资本追逐的新业务增长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保险行业有超过100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而获批经营税优健康险的机构也达到16家,共推出30款左右的相关产品。
在投资端,保险业仍继续承压,但各家公司都在稳健的投资背景下继续寻找新的“出路”。由行业数据观之,今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持续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75%。行业实现资金运用收益4828.76亿元,同比减少1139.74亿元,下降19.10%。资金运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
段海洲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资金运用余额的结构变化中,银行存款和债券的占比有所下降,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较上半年数据略有增加,总体来看另类投资占比呈缓慢上升趋势。”
从资金运用结构来看,银行存款和债券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51.76%,较二季度末下降了0.52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4.41个百分点,实现收益2164.39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合计18281.82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14.25%,较二季度末上升0.75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93个百分点,实现收益492.89亿元,同比减少1994.30亿元。